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从今年获奖成果,特别是高等级奖项的总体水平看,我国在世界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已占有一席之地,正在从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79个项目、7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149项;授予5名外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重大标志性成果频现
以移动4G、北斗导航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扭转了我国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重塑了世界产业格局,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成功范例。
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TD-LTE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4G),由我国主导的移动技术标准首次走向世界。从1G时代的空白、2G时代的跟随、3G时代的突破,直至4G时代跨入主流,中国的移动通信技术走出了一条标准的中国式后起之秀的发展道路。
本次另一个特等奖———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
工程自2004年8月立项以来,历时8年完成研制建设,建成了由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并于2012年12月正式向我国及亚太地区提供导航、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服务区内系统性能与国外同类系统相当,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助理郭树人认为,工程实现了国际卫星导航领域和我国航天领域的多个首创,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独具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
随着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建设的圆满完成,中国从根本上摆脱了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彻底掌握了时空基准控制权、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主动权、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础研究迈入世界前沿
继2013年铁基高温超导和2015年多光子纠缠相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之后,今年又有一项物理学领域的重大成果问鼎该奖项。我国基础研究正迈入世界科技发展前沿。
荣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是中国科学家主导的原创性科学成果,也是中国本土首次测得的粒子物理学基本参数,在国际高能物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项2012年取得的重大成果自诞生以来广受关注,美国《科学》杂志将其评为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大亚湾试验合作组由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捷克、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38个研究机构,约270名研究人员组成,其中约150人来自于境内单位的16个高校和研究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