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大会发言在市委党校举行。金国伟委员以《上海装备制造业出路在哪里》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金国伟委员表示,上海装备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占上海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受到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国内严重的产能过剩影响,上海装备制造产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金国伟委员
金国伟委员认为造成装备制造业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有几点,首先,曾几何时提出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口号,由于缺乏相配套政策法规,导致在引资洽谈时,外商对技术采取保留和强硬态度,而我方受各种因素和利益驱使,对政策贯彻不力,让出市场却不谈或很少谈技术。结果是市场拱手相送,核心技术却没学来。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这直接造成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差,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长,成为制约上海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其次,基础零部件问题已是目前上海装备制造业的最脆弱的短板。一是长期以来"重主机,轻基础"的畸形政绩观影响不容小觑。在现有政绩考核体系下,搞"基础零部件"的动力在哪里?二是目前上海基础零部件研发缺乏共性技术及基础性研究的支持。原本承担着基础性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的大量科研院所,在转制成为企业后更注重见效快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化。
最后,上海的资源环境和商务成本的上升对于上海装备制造业发展约束趋紧,这些约束主要表现在土地方面的制约、能源方面的压力和污染排放的减排、以及人工成本不断上升。
金国伟委员对这些也提出了自己思考,首先就是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行业龙头企业。发挥上海"政、产、学、研、用"的优势,推动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加快推进高端技术服务化,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和竞争优势的总体设计和系统集成商,拉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链合"创新。
发展和完善关键基础零部件。没有成熟完善的基础配件,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将无从谈起。要夯实装备制造业基础,首先要转变思路。"基础零部件"是装备制造业今后的核心和带动性产业,其体量比终端设备小,但利润却较高,产业投资强度较低,适合中小企业介入。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升级。上海装备制造业在消化引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原创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能力。尽快实现从消化引进"跟随性"的技术创新模式向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模式转变。进一步实施进口替代战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从而带动装备制造产品的技术改造、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