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3月18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经济峰会”在京举行。本届论坛以“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为主题,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全球化、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等议题进行探讨。那么,都有哪些大咖高谈阔论制造业发展之道呢?现在跟随慧聪工程机械网编辑一起探析。
众所周知,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之年。基于当前中国经济的“L型”走势判断,中国制造业必须摈弃原有发展模式与思维定式,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从创新、融合、绿色、服务中寻求新的发展。朱森第告诉记者,从供给侧看,基于制造业有效需求、有效供给均不足,因此一定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逐步进入制造强国前列。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描述的前景。
先看业界观点:中国智能制造不可闭门造车
就像过去30多年里,如今屹立世界的中国家电企业抓住了贸易全球化、世界制造业转移等机遇一样,在“中国制造2025”的窗口期,家电企业又一次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智能制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机器人联盟理事长宋晓刚认为,政府部门、各行各业对机器人行业都非常的关注,正是因为机器人是智能制造里面的核心要素,也是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一个主导。
宋晓刚引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与中国机器人联盟共同发布的数据表示,从2009年开始,已经迎来了新一轮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的新周期,到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平均增速为15%,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已达25.4万台,连续三年创了新高。
“这里面有一个比较关键的驱动力就是中国的市场,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2015年是6.9万台,占了全球市场份额的29%。”宋晓刚认为,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巨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现在已进入到智能化的转型期,中国制造业产品在整个市场趋缓的情况下,为满足不同客户高质量的新产品需求,必须应用机器人和机器人的集成应用系统来促进量大面广的制造业转型升级。
对于如何推动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认为,政府要推动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需要在多个领域加大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力度。
徐林认为,智能制造的发展,有赖于现代化高速、便利、互联、互通的互联网和物联网这样的信息基础设施,政府要提供更强有力的基础设施网络支撑;在大数据发展方面要提供好的基础性制度保证,包括一些法律法规的支撑,使得海量数据的利用有必要的、合理的、法规的支撑;同时,政府要为智能制造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本的培育和保证,包括高端人才、各类人才引进使用的宽容环境;政府要组织必要的人力资本和资源,强化对智能制造领域的薄弱环节和短板的开发。
“毫无疑问,要强调自主创新,要形成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我们在科技领域还不能算是强国,还有大量的技术瓶颈,可能有些技术还需要来自海外,有些还需要和一些先进的国家去进一步合作,共同发展”。 徐林表示,“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智能制造”,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也需要一个开放的视野和环境。
工信部部长苗圩:创新将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主引擎
3月18日至20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在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我国制造业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创新将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主引擎。
苗圩表示,加强制造业的发展动力,关键是实施好创新驱动的战略。近年来,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正在形成,并显示出强大活力和动力,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他举例说道,ARJ21—700型新涡扇支线客机正式投商业运营,C919大型客机完成大部分地面实验即将实现首飞。
“在肯定成绩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国制造业创新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仍存在一些制约创新的短板和弊端。”苗圩认为,从扶植政策上看,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落实不到位问题,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门槛高,制造业企业受惠面偏小;从激励机制看,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积极性的制度环境有待改善,有利人才、信息、风险资本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的机制还需完善;从服务体系看,支撑企业开发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数量还不多、能力还不强,大型科研设备和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不够;从社会环境来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和收入都处在较低水平。
针对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苗圩表示,首先要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弥补创新链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间的缺失环节,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充分依托企业联合高校和研究院所,在现有基础上加快推进新材料、机器人等创新中心建设,指导和推动省级创新中心建设。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破解行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等难题。
二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启动实施重点新材料研发和应用的重大工程,加快论证天地一体化的信息网络,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重大工程。加快车联网推广和应用,在战略必争领域抢占发展高点。
三是夯实工业发展基础能力,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关键技术和产品的急需,支持优势企业开展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重点领域发展的基础性瓶颈。要开展示范应用、建立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完成首台套、首批次的政策,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强化平台支撑,布局和组建一批研发中心,完善重点产业技术基础体系。
四要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的结构调整。建立健全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化,推动军民结合型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强大的牵引力和推动力。
五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的引领作用,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人才,加快建设多层次的制造业创新人才队伍。
六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和行业壁垒,消除阻碍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的人为因素。深化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构建公平市场竞争秩序。完善创新主体的激励机制,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多种手段,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许立荣:高端制造逐步向亚洲转移
在上午举行的“制造业全球布局新趋势”分论坛上,中远集团董事长许立荣表示,高端制造逐步向亚洲转移,中国制造仍将在全球占据重要的位置,发挥重要的影响力。
许立荣认为,从现在来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候,在加快从制造大国进入制造强国的战略转型。中国制造正在向高端市场突破,包括海工装备、无人机、机器人、核电、高铁等等。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中心正在逐步形成高端制造。同时,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将重新打通亚洲经济动脉,设施、贸易、资金和民心的互通、互联,这必将会增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发展。
许立荣指出,制造业在全球的空间布局将更加多元化。一方面,部分的消费制造业已经向发达国家回流,以往那种在发展中国家规模生产的产品批量地销售到发达国家的格局正在被打破。以德国、美国、日本、英国为代表的销售本土化的趋势,正在有所扩大。另一方面,中低端的制造业正在向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所以,制造也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梯度转移已经形成。
许立荣说,全球集装箱的海运量已经可以证明,从2001年到2014年,从远东到美国、欧洲的集装箱海运量下降了4.3%,同比在亚洲区域出发的集装箱海运量增长了7.5%。
另外,在许立荣看来,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将引导新的产业布局,制造业与航运、物流企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将不断增强。
“随着消费市场的回流,随着智能制造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全球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升级,制造业所需要的综合全球物流的配套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航运与制造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将不断深化。航运与制造业将不断创新新的双赢模式,形成融合、物流、制造、贸易、金融为一体的“制造+航运物流供应链”的生态圈。”许立荣说。
宋志平:制造业要有全球思维 不能关上门进行国产化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1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在做客访谈间时表示,中国制造业不能单纯地关上门进行国产化,应该利用全球化的思维,和跨国公司进行联合开发。
“中国企业的装备和技术在全球是中高端的,但是在迈向全球化的过程中,也要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弥补一些在高端技术上的不足,互相取长补短,集成创新,进行联合开发,获得共赢。”宋志平解释说。
宋志平表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具备了走向国际化的能力,尤其是中国的制造业。现在希望通过“一带一路”、欧美再工业化的机会,进入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
在谈及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时,宋志平表示,首先,中国制造业的成本在提高,优势越来越小。高端的技术在回流。
其次,中国要立足于自身现状。中国是个制造大国,但并不是制造强国。所谓的制造大国,就是出口额、产品在全球占比例很大,外汇、出口分量也很大。制造强国是中国现在还缺少自主品牌,自主研发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在迈向制造强国的过程中还有一段路要走。不管是双创、工匠精神还是企业家精神,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如何能够做出自有的全球品牌产品。
最后,下一步会由“中国是世界的工厂”逐渐演变成“世界是中国的工厂”。
“中国制造业必须要‘走出去’。现在利用‘一带一路’战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建设的同时,应该寻求在发展中国家建立更多工厂的机会。”宋志平说,所以,中国下一步一定要重视制造业“走出去”,让更多的“制造业”到全球去建工厂。
中国中车奚国华:制造业全球化仍然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中国中车集团公司总经理奚国华在发言时表示,认为制造业全球化仍然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他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反全球化思潮日益抬头,“黑天鹅事件”不断发生,形成了“黑天鹅湖”,给企业全球化蒙上了阴影,全球化的模式正在进入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重新平衡的时期。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新的“四化”的特征:
一是壁垒化。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人才、商品、资本自由流动的壁垒愈发明显。
二是智能化。“互联网+制造业”深度融合,制造业传统竞争优势正在消失,塑造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三是梯队化。高端制造业逐步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分流,全球制造业分工竞争的态势正在加剧。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的梯队格局逐步形成。
四是多极化。各经济体对全球价值链的依赖程度提高,全球价值链被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正在逐渐打破,价值链重构的步伐不断加快。
“面对全球化的新特征,中国中车将顺应大势、主动作为,努力向世界展示中车智慧、提供中车方案、担当推动制造业全球发展的火车头。”奚国华介绍,展示中车智慧就是致力于打造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智能产品三大体系,塑造竞争优势,引领行业发展,构建行业生态,为布局全球奠定基础。
“提供中车方案就是要抓住‘一带一路’重大机遇,凭借中车智慧落实五大举措,建设跨国企业,实现全球布局。”奚国华补充道。
一是主动贴近用户。要针对传统市场、成熟市场、新兴市场的不同情况,在全球设置11个区域总部,准确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赢得市场先机。充分利用区域公司等渠道,构建超前、超值的服务体系,引导用户决策,掌握市场开发的主动权。
二是利用全球资源。坚持市场开发,技术先行,统筹海外研发中心的布局,提升核心竞争优势,用实力引领市场。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将竞争对手转变为合作伙伴,与合作伙伴建立价值共同体,共同开辟成长新空间。
三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充分利用行业领域的丰富经验,进一步扩展产品、技术、服务、资本、管理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培育客户对中车的专业依赖、技术依赖和服务依赖,实现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向外偏移。
四是推进本土化运作。深度推进本土化用工、本地化采购、本地化维护、本地化管理“五本”模式,通过投资新建、实施并购转移富余产能等形式,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真正切入进去,成为当地受人尊重的企业。
五是扎根欧美市场。欧洲、北美是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市场,也是行业兵家必争之地。我们扎根欧美市场可以与行业的顶尖高手同台竞技,发现自己的短板,向竞争对手学习,发展壮大自己。同时,向世界展示中车,让世界了解中车。
宋志平:中国制造“走出去”将进一步改变制造业的全球格局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参会并发言。宋志平说:过去30年间,中国快速崛起,我们低成本和庞大市场全球的制造业布局发生了非常大的格局变化。这导致西方发达国家把终端技术和产品大量地迁移到中国,同时,高端的装备和技术仍然留在他们的国内。目前,美国提出回归实业,欧洲也在再工业化,希望回到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位置。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正在从过去的低端迈向中高端,中国的制造业本身也在强劲地发展。
关于制造业的全球布局这一话题,宋志平提出三个观点:
第一: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从出口额和规模来看,中国确实是制造大国。但是,从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来看,我们还不是强国。我们正在搞的“双创”“中国制造2025”“工匠精神”都是围绕着怎么提升自身的素质。
第二:我们要跟西方的公司高度合作。我们跟法国的施耐德就有战略协议,在开发非洲市场的时候联合起来。中国的中端装备加上西方的高端装备,这样组合起来会有性价比比较好的设备和技术,这对我们很重要。对中国公司来讲,我们“走出去”,不可能是“我来,你走”,我觉得应该是跟西方的跨国公司进行联合开发,我们共同发展。
第三:中国正在从“世界的工厂”变成“世界是中国的工厂”。过去我们做得是让产品出去,后来是让成套装备、基本建设出去,支援了“一带一路”的很多地方,去修路、架桥、卖高铁。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要逐渐让制造业“走出去”,最终才能把中国的制造业分散到全球市场,既可以带来经济上的平衡,也可以带来就业上的平衡。
宋志平强调: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随着制造业的大规模“走出去”是一个必然。中国的“走出去”会进一步改变制造业的全球格局。中国人的“走出去”是合作的心态,而不是简单的竞争的心态,要跟大家共同发展,要给当地经济做贡献,要和当地的企业密切合作,跟当地的人民友好地相处。全球经济的平衡不是说你大我小,而是大家共同支持全球化和全球的均衡。这才是全球格局下一步要重点考虑到的问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