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省政府和省经信委致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目前该省已拥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00户。2017年,1700户企业总资产达336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164亿元,利润总额287.8亿元。专精特新企业数虽然仅占该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数量的8.4%,主营业务收入却占到14.7%,利润占到20%。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凭借以下特点成为安徽工业的生力军。
管理堪称示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重视企业管理。近些年来,这些企业大都采用了卓越绩效管理、六西格玛、精益生产方式。重视两化融合,有70%的企业运用了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如ERP、CRM)、设计、工艺方面的信息化(如CAD),以及市场营销信息化软件。例如,合肥长源液压有限公司自搬迁瑶海工业区以后,以搬迁为契机,通过信息化管理使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去年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单项冠军培育企业。
技术水平先进。这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都重视技术进步。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达到3.3%,其中,52%的企业高于4%。在知识产权方面,1700户企业共拥有9341项发明专利,29013其他专利(软件著作权、实用新型);拥有省级科技成果1987个,省级新产品2857个;已培育1185户高新技术企业,1231家企业研发中心,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83家。在标准化方面,17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有871户参与主导制定修订国际标准19项、国家标准835项、行业标准1936项。123户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88户企业拥有“安徽省著名商标”,616户企业拥有“安徽名牌产品”。例如,蚌埠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公司生产的1.1-0.12㎜全系列超薄浮法电子玻璃,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及市场垄断,在国内率先实现0.12㎜超薄电子玻璃的稳定批量化生产,引领了国内电子玻璃行业的发展。天长缸盖有限公司致力发展内燃机缸盖,产品质量好,水平高,为众多的汽车、内燃机企业配套,用户信誉很好。
特色优势显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都以自己的特色优势著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1700户企业中,有1023户企业利用特色资源和传统技艺,采用独特工艺、技术、配方或原料,研制生产具有地方特色或企业特色的产品。例如,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研发,主动参与小米生态链智能可穿戴产业配套,自2014年成立起呈暴发式增长,2017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利润近3.5亿元,其主导产品小米手环全国可穿戴产品市场排名第一、份额23.6%,全球可穿戴产品市场排名第二、份额13.6%,是安徽省第一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企业。蚌埠昊方机电有限公司20多年只做一件事:发展汽车电磁离合器,现已拥有9大系列1000多个规格的产品,打破了日本一公司在国际上一家独大的局面,在世界市场份额达到15.72%,公司并制定了《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企业已成为行业的标杆。
企业实力增强。为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安徽省在股权交易中心专门设立了“专精特新板”,2017年首批挂牌企业169家,今年新遴选“安徽省专精特新板”拟挂牌企业198家,其中,30户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或纽交所上市。一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占有较好的市场,还打入国际市场。安徽中鼎集团公司在国外办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去年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安徽埃夫特有限公司陆续收购了意大利4家机器人企业,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机器人整机再到高端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在机器人喷涂、打磨、系统集成和控制器等方面迅速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研制的重载165公斤机器人载入中国企业创新纪录,并成为我国工业机器人重点制造企业。
经济效益提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远高于一般中小企业。从经营规模看,2017年1700户省“专精特新”企业户均主营业务收入为2.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62户,占比4%;5-10亿元144户,占比9%;1-5亿元783户,占比47%;5000万元-1亿元293户,占比18%;5000万元以下358户,占比22%。从发展速度看,1700户省“专精特新”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速达到15%。其中,30%以上的430户,占比26.2%;10%-30%的480户,占比29.3%;10%以下的730户,占比44.5%。从经济效益看,1700户省“专精特新”企业户均利润为1755万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139户,占比8%;2000万元-5000万元238户,占比15%;1000万元-2000万元237户,占比14%;500万元-1000万元257户,占比16%;500万元以下769户,占比47%。2018年继续呈增长势头。
【本文转载自:安徽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