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匠人的“完美制造”
有了好的技术和创新是一方面,能做出好的产品,又是另外一回事。“智能制造体系”,正在成为这场转化中的枢纽。
“智能制造的投入是巨大的,产出的效果,有的行业能看到,有的行业暂时还看不到,但是如果谁要是放弃了这一点,恐怕他就不会有未来。”对此,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决绝地表示。
没有一点悬念,全球第一条转台智能生产线,在徐工,在起重机械事业部诞生。
在长度为240米的生产线上,每天都上演着“百米冲刺”的制造奔跑。尽管是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离散型传统制造,但徐工起重机械却依靠柔性工件托盘,以及上面的168个固定点,准确“抓住”每一种工件,精准完成回转精度0.01度的对接,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各类起重机转台。
令人称奇的不仅是这条生产线,目前整个车间已经实现智能物流、智能拼箱、智能焊接、智能检测,一人多机不是问题。偌大的工厂内,只需要不到20名制造工人。
这还不是结束。组装好的设备,被送入一个特殊的区域后,星罗棋布的微小传感器,像做心电图一样被贴到起重机的各个部分,通过电脑,数以百计的动态参数被最终测试和感知;借此,一台起重机的质量、性能“尽在掌控”。
“智能制造,实际上是对产品质量,特别是一致性的一种有效保障。徐工起重机械的智能制造,实现了实时的数据收集处理,能够随时发现问题。而且,出现问题时候,可以第一时间定位出问题的环节,而不用像以往那样人工来摸排,花大量时间寻找。这就让质量持续提升,有了最好的保障。”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副总经理史先信这样描述。
在徐工起重机械的规划中,未来这样的生产线,还要再建设9条,“总投资近20亿。”史先信脱口而出一个数字。显然,在不断转型升级的“中国制造”大时代中,徐工起重机械正成为其中最有力、最具代表性的注脚。
智能制造正在解决越来越多的问题,“但它不是万能的,在一些重要环节——比如说一些不规则结构件、超大型结构件的焊接,我们目前还必须依靠高技能的匠人来完成。人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才造就了徐工起重机械的完美制造。”史先信说。
在这个“非人不可”的岗位上,闫振是徐工新生代中的代表。
出生于80年代的闫振,身形高大。但谁能料想到,在大吨位起重机最重要结构件——伸臂的焊接中,闫振必须把裹着厚重工服的身体,完全钻进到巨大的臂筒中。冬天还好,夏天的徐州,天气炎热程度不亚于中国的几个火炉城市,车间里面更是热气蒸腾。尽管如此,一天几个小时的工作,闫振都会穿着保护服一直呆在臂筒里面,直到工作完成。“一方面,焊接也讲究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另一方面,天气太热了,伸臂里面温度更高,我怕自己一出去,就不想再进来了。”闫振平静地就像在讲别人身上的事情。
闫振的手艺,并非天生。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在徐工厂里面,一环一环练习,一次一次考试,一轮一轮评比中磨练出来的,至少要3年、5年时间吧,徐工就像一个‘黄埔军校’,培养了很多高手。”眼下,工厂里像闫振一样的“技能匠人”数不胜数,在征战过全球年度焊接大赛后,又在新的一场全国比赛中,厉兵秣马。“第一不敢保证,前几名应该没问题。”闫振带着一丝志在必得。
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从微笑曲线最前端的研发、到中间的制造、再到端的服务和全生命周期支持,从高层到一线,每个环节徐工起重机械都拿到了足以致胜终局的“底牌”。不仅是国内,以欧美为代表的高端市场,也对徐工起重机械的行动予以积极反馈。德国——全球起重机技术长期以来领先的国家,亦是对起重机要求最严苛的地区,徐工产品已经在此播下一片希望。
在上海bauma展会期间举行的“徐工起重机械高端客户峰会”上,来自德国的用户现场以对比的方式,展示了徐工起重机的“优势”。“国外客户对问题会更直接、更一针见血。他们的肯定,是对徐工竞争力最好的佐证。”站在巨大的液晶屏幕前演讲时,孙建忠难掩感慨。随着他手中遥控器的拨动,液晶屏幕闪过2017年他在美国,与首台登陆美利坚的中国大吨位起重机——徐工300吨全地面产品,以及该产品客户——拥有3000台设备的ColtMachineryGroupLtd.总经理AlBove的合影。“他非常认可我们的产品,徐工300吨产品销往美国后,一年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问题。他还告诉我,想成为徐工的经销商。”孙建忠难掩自豪。
拿到欧美市场“背书”之外,徐工起重机在全球的影响力亦达到一个高潮。尽管坚守价值取胜之道的徐工,产品价格高于同行业不少,但这并没有影响诸多“海外千万级、亿元级”大单花落徐州。从更长的时间轴看,最近1-2年来,徐工起重机械海外销量同比增长近25%,远高于行业8%的增幅水平;欧美市场激增50%,出口份额继续领军。
【媒体报道】徐工起重机械: “卓越”闯关,“价值”进击(四)
“未来,徐工起重机械还会继续深化价值竞争,加速推动蜕变。2019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新一波‘质量再升级’、‘性能再升级’的新产品。后面,我们肯定还会给中国和世界,带来更大惊喜。”站在舞台中央,孙建忠重重地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