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9日,随着最后一根钢箱梁吊装完成,相关检测数据验收合格,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成功实现合龙。
在最具技术难度的桥岛隧主体工程建设中,三一重工提供了技术稳定的设备和优质的服务全程护航,仅参与施工建设的混凝土机械设备就有将近60台,另外,三一的桩工机械、起重机械也参与了施工。
再造世界工程奇迹,三一重工护航港珠澳大桥
60台设备助建,彰显“三一品牌”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有一个特殊性,大桥线路跨越伶仃洋海域,而这里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航道,对桥梁有特别的限高和载重要求。
综合考虑通航需求和周边机场航空限高要求,港珠澳大桥提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建设方案,即桥—岛—隧集群的方案。桥—岛—隧集群的主体工程长约29.6公里,包含约6.7公里沉管隧道和22.9公里跨海桥梁,以及为实现桥梁和隧道转换而修建的海中人工岛,这是大桥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部分。
岛隧工程是大桥的控制性难题。中交港航局承建了岛遂建设联合体工程,该岛隧工程包括一条特大型沉管隧道、两个深海人工岛,三一提供了12台拖泵、12台布料杆、10台搅拌车以及1个搅拌站参与建设。
另外,在中铁十八局承建的珠海连接线项目中,三一提供了22台设备和2条180生产线参与建设,这些设备不仅高效而且全程保持零故障率,让施工方省了不少心。
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建模
解决世界级难题,彰显“三一力量”
长达6.7公里海底沉管隧道建设是世界级的工程难题,也是当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最深的沉管隧道,获得新专利超400项。据现场专家介绍,施工的基本原理是将混凝土浇筑成一个个管节,让它们按顺序安装到海底,连成长管。在沉管隧道的浇筑过程中,三一设备立下了“汗马功劳”,一般一次性浇筑40多个小时,一干就是2~3天,设备稳定地浇筑出了质量优异的管道。
在人工岛成岛过程中,承建方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用120个巨型钢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到海底,然后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在这样一个创新方案中,三一设备协助客户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最终,施工方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工程的奇迹。
把服务做到极致,彰显“三一精神”
港珠澳大桥建设于2009年启动,建设工期长达九年。三一设备也随着项目主体开工陆续进场。一望无际的海面、超强海风、粘湿的空气,高难度的施工方案,这一切都考验着三一设备的性能和三一服务工程师的技能。
那些年,三一重工泵送事业部首席服务工程师谢向阳作为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沉管浇注服务小组组长长期扎根在施工现场。2012年,三一重工为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沉管提供浇注方案时,对极端复杂的设备作业环境做了全盘考虑。
“我们的成套泵送设备负责的是港珠澳大桥深埋海底的沉管预制,是由高性能海工混凝土浇筑而成。由于海工混凝土粘性阻力特别大,造成泵送负载非常大,加之要求24个小时以上,连续不停的泵送。”谢向阳回忆称,“所以设备要求稳定可靠,不能因故障中断。一旦中断,每片成管动辄损失上百万元,重则上千万元。在每次浇筑前给全套设备做好维护保养,确保泵送设备无故障,泵送中24小时连续监控,故障消灭在萌芽之中。”
沉管隧道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三一特级服务工程师吴卓杰始终陪伴在三一设备的身旁,一般需要连续作业30~40个小时,他不敢合眼,时刻注意设备施工情况,油压油温等细节问题一个也不放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每当睡意来袭,吴卓杰或是拍打自己的脸,或是用冷水清醒头脑。吴卓杰说:“设备作业时间长、难度大、压力重,但必须保证零故障,做到最好!”他认真负责的态度,施工方和客户都看在眼里:“有他在,我们就放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