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普遍的印象中,机制砂单线生产能力小,且品质参差不一,无法满足市场大体量和高质量要求。要想提高砂石产量,就要加大各种设备设施投入。在砂石行业发展较早的福建省,有一条高品质机制砂生产线时产500吨。在机制砂产能普遍保持在100-150吨/时的当下,通过对机制砂的工艺流程、生产线及生产设备的不断改造优化,单条生产线产能达500吨/时,甚至可以达到750吨/时,制砂能力居同行业前列。
近两年,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全国大批不合规砂石矿山关停整治,天然河道禁采限采,建设用砂供应一度陷入紧张局面,砂价居高不下。而随着我国基建补短板力度的逐步加强、区域规划的建设实施,大批铁路、公路、机场等基建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数以万计的建设用砂需求如何满足?质量稳定可控的机制砂逐渐引起市场关注,并成为部分地方主管部门的重点推广对象。
事实上,机制砂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从20世纪50年代始,就有水电系统的土木建设工程就地取材,进行机制砂石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并开始在工程上使用。经过60多年的发展,机制砂在质量、产量、稳定性、级配等方面日益优化,加上我国对河湖采砂管控渐严,天然砂资源日益紧缺,机制砂逐渐取代天然砂在市场中的地位。
咨询电话:158-3831-05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