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代
龙潭中学是所非常优秀的中学,五十年代曾在全市名列前茅,教学质量非常好,除了有一位知识分子老校长邹良领导有方外,学校有一批好教师,由于历史原因流落到远离市区,这个偏僻的龙潭小镇上,其中大约有十几个流放到这里的右派。这些都是宝贝啊,一个比一个水平高,那个年代不是太优秀的人当不了右派。学校的教学质量一下子步入全市前几名。
五十年代的龙潭中学
五十年代,我的大哥大姐就是在这里考上了全市最好的两所学校,十几个人录取一个,真是优秀。后来大哥毕业后分配到化工部第九设计院,大姐分配到国防科委的一个研究所,只是因为他们读了当年的龙中,才有这么好的前程。
葛礼明是我大哥
而调皮捣蛋的我,凭着一点小聪明也考上了这所学校,初一,捣蛋了一年,根本就不好好读书,倒是篮球打的蛮好,跳高跳远比赛总是第一。
记得当时的班主任教数学的费老师,拿我无计可施,不管了。幸好我开始觉醒了:再不好好读书,考不上学校只能回家当社会待业青年,或者打发到新疆去。
正要想读点书,数学课来了个姓季的老师,课讲的一塌糊涂,没有办法,天天晩上回家再看一遍。我爸爸很奇怪,怎么用功啦?我说我想考南京海运学校,可以挣大钱养家。从此我有个单间,每天真的用心起来了。后来的初三几何老师太优秀了,加上我的小聪明,学的很扎实。
老龙中
英语是海运学校必须的,几本书的英语单词基本全背会,家里墙上到处贴的单词纸片。
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都准备好了,不幸的是老人家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停止考学。这几本书,尤其是数学英语书,下农村也带着,真是有点不甘心,下了两年苦功夫。后来很不幸,抓516反革命集团分子,被人抄家拿走,凡是有文字的一律被抄走了,那是后话,以后会说到的,这里暂不说了。
五十年代同学合影
1966年夏天很热,8月18日老人家在北京天安门接见50万红卫兵,从此红卫兵运动在全国开始了。龙潭中学也不例外…………
…………………………………………………………………………………………………………………………………………………………………………………………………………………….
因为我大姐是军人,我们家门上挂着“光荣人家”牌子,所以没有受到更深的冲击。
能找到我吗?
知青生涯
文化革命把国民经济搞垮了,城市里没有什么新的就业岗位,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到农村当农民了。
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通车的当天,数百辆军车把我们送到苏北这片广阔天地。
天上漂着雪花,下着小雨,天渐黑了,我们一行800人来到靠近安徽边界的仪征县刘集公社,我们这群孩子,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离开父母,就这样被留在雪地里,大家默默无语,四周一片漆黑,举目无亲,没吃没喝,真是饥寒交迫,欲哭无泪啊!
我还算幸运的,三个农民把我们接走了,十五里泥泞小道,终于到生产队,一身泥一身水,真是让我们第一次进行农民生活的洗礼了,领教一下什么叫农村,什么叫艰苦?
这个晚上,我们三个人蜷缩在农民的一间柴房里,渡过了农村第一夜。从此开始了我们苦难知青生涯。
第一次干的农活是麦田施化肥。以后割麦子,挑麦把,下水田,拔苗,插秧,大夏天下水田除草,腿上爬满了蚂蟥……
干活苦点,慢慢就好了,但生活太苦就难熬了。第一年公社照顾知青,有粮食供应。第二年按生产队农民的标准来,就开始吃了上顿没下顿了。
最让我我搞不懂的是,这里的冬天寒风为什么这么刺骨?风大,棉衣太薄,用绳子捆上,风还是直往里面钻,直到现在一到冬天就想起刘集公社的风,不由的一阵寒意袭来。这个记忆几十年不曾忘记。
前几年回到插队的村庄,我请老乡们吃了一顿
断粮了,春天青黄不接,农村有一种麦子叫大麦,早于正常麦收一个月左右,所以用来青黄不接时食用,我们分了一小口袋大麦汗子(碾压成片的大麦仁),饿极了,三大碗下肚,这下子完了,也许是饿的时间太久,也许是肚子不适应这食物,又因为一下子吃了三大碗,肚子一阵阵疼痛,地下打滚。还好几个农民好兄弟,把我抬到15里外的公社医院开了一刀,救了我一命。
与阔别几十年的乡亲聊天,感慨万千
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忘记这些好兄弟和这一个村的父老乡亲。前年,我特地找个机会,把全队男女老少都请到,甚至把左右相邻的两个村的一些老人也请来,办了十几桌酒席,大家欢聚一堂,感谢他们当年给予我们知青关怀照顾。农民兄弟甚是欢喜,烟花爆竹燃放快有一个小时,轰动方圆数十里:50年了,当年知青回来謝恩了!
几位同校的老插,一同前往下放的村庄。
我的生产队名字叫曹庄。
未完待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