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指出,“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十四五”时期,要立足国情农情,遵循规律,因地制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增强农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持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一是稳定农业生产。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粮食产量在1.3万亿斤以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提升储备和市场调控能力。二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支持农业科技基础研究。聚焦种子、农机装备等加快研发创新。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健全乡村产业体系,把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值收益留给农民。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等融合。支持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工商业主等返乡入乡在乡创业。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五是加快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六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脱贫地区发展条件。
言论:“十四五”要补齐农机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研发短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历史性转变,但仍存在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缺门断档和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并存;农机和农艺融合不够,品种选育、栽培制度、产后加工与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有待加强;适宜机械化的基础条件建设滞后,农机“下田难”“工作难”和“存放”难等问题。
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我们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业机械化需求结构和发展环境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但对照新阶段发展要求,农业机械化本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更加突出。我国农机装备生产制造水平还有待提高,在贯通研发、制造、推广、使用等环节的农业机械化产业链供应链上,出现了明显短板。比如,粮食作物收获机械的割台设计整体上还不够科学,一些大宗经济作物整机还技不如人,大型机具变速箱、无级变速电控换挡、捆扎打结器等关键核心部件的制造技术仍受制于人,这些都将是“十四五”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今年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科学谋划“十四五”的六项重点任务:要支撑保供,强化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研发,推动各产业各区域各环节努力实现机械化全覆盖,在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上提供支撑;要聚力衔接,加快丘陵山区、革命老区、边疆边远等地区机械化发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用力;要助力建设,加快推进机械化、智能化,在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上主动入位;要盯紧要害,推进机械化与品种选育、耕地质量提升、绿色低碳发展紧密融合;要关注禁渔,在满足长江流域退捕转产渔民对机械化技术及装备需求上精准对接;要融入改革,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以机械化促进农业生产关系、经营模式创新,在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上担当作为。
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先进适用的农机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载体和工具。“十四五”时期,立足国情农情,遵循规律,研发制造先进的农机装备,因地制宜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增强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农村的支撑保障能力,对稳定我国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声明: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