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爱岗敬业,自入职主要负责备料工段的下料工艺单编制工作,对于下料单编制工作,很多人都认为是枯燥而繁琐的工作,而他却不以为然,常常挂在嘴边的是“把最平凡的工作做好做精并不容易;能把平常的工作干出花来,那才叫本事”。
车间现场是马旭昌班余最爱去的地方,仔细端详每一个作业工序的作业细节与流程,发掘其中的作业痛点并提出改善措施在他看来是一件充满成就感的事情。
前不久,他在工作对接中了解到所有渣土车都存在配焊限位圆钢的环节,造成漆膜破坏严重、清渣困难,且极易导致后期的返锈隐患。
本着“问题点就是改善点”的原则,针对这个情况,他首先提出将焊接限位圆钢工序前移的设想,但通过验证发现,不但没减少配焊工作,反而增加了因装配误差导致的限位圆钢定位不准确产生的气割现象。
后来经过仔细回顾往期侧防护、后防护焊接改装配的成功案例,马旭昌开始尝试通过长圆孔连接限位圆钢,经过几个班次的验证,这样既能解决装配误差导致的定位偏差,又能避免漆后的焊接作业,问题得到完美解决。
“困难点就是创新点,只要认真钻研,总能发现创新的机会的。”马旭昌说,“技术创新需要专注、耐心、敬业,其实就是要有一股钻劲儿。”
此外,他引进学思套料软件、根据员工对重大工件折弯时劳动强度大引进KBK柔性起重系统、因为侧翼板支撑板折型复杂,折弯效率低问题引进一次成型冲压模具等,有效解决车间作业难点,一桩桩、一件件,历历在目。
创新是一场不断坚持的别具匠心。他坚持以创新思维持续做精益改善,他的创新精神得到同事及领导的高度认可。他说:“空杯心态是创新的基础,作为一名老员工,任职时间越久,思维固化就越严重,越难跳出条条框框,所以更要时刻将‘创新’二字时刻牢记心中,真正发挥老员工的价值,深入车间现场,发掘车间疼痛点,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