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质,抵御周期的正确打开方式究竟为何?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22-11-11 09:50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如何才能在当下活的更好?恐怕是当下不少从业者和企业都想知道的答案。

周期的御寒术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地缘政治、疫情反复、经济危机等种种挑战,加之国内市场需求饱和、基建投资疲软等,令工程机械行业蒙上一层阴霾,市场步入周期下行,主流产品销量持续下滑,多数企业盈利维艰,可谓一阵寒风刺骨。

而如何抵御寒冬,打破周期魔咒?拷问着所有工程机械参与者的智慧。

工程机械是一个周期很强的行业,与国家政策、更新需求等因素密切关联,且从2008年开始经历了两轮波峰和波谷。

如今行业再入下行周期,市场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挑战和机遇并存。为此,企业如何顺利度过“寒冬”,共迎暖阳?我们从近两轮周期的行业发展变化来剖析。

回顾上一轮周期,受全球金融危机,工程机械市场需求震荡,主要依靠着国家四万亿刺激政策来拉动市场增长。而今这一轮周期,面对下行压力,基建政策托底而不再强刺激,企业不再杞人忧天,更多依靠自身的市场开拓和核心竞争力,来对抗周期的挑战。

可以看到,如今我国的工程机械企业无论是市场规模、市占率还是海外市场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国产品牌从2008年市占率只有约22%,不断提升至2022年市占率高达83.6%;国产企业从出海薄弱到2021年出口额340.26亿美元,挖机出口占比超50%;企业从单一业务拓展成多元化大型制造商。这些成就表明了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海内外市场不断开拓,正成为业务增长的新引擎,对冲了行业的下行压力。

透过这两轮行业局势变化,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国产品牌发展实力、市场影响力、国际知名度提升的背后,强劲的技术实力成为了抵御寒冬的最大底气。

一项企业研发费用数据显示,在2021年的企业财报成绩单中,工程机械行业整体科技经费支出同比增长18.1%,科技投入增长高于营业收入增幅。

此外,从龙头企业研发动态来看,中联重科近年研发投入超6%,累计申请专利13003件,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位居机械设备行业第一。且始终坚持研发激励机制,确保研发人员以技术创新为导向,重视产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徐工不断加强科研投入,注重企业的创新环境建设和研发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对技术创新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人才团队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三一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投入29.36亿元,研发费用率提升至7.33%,同比增长81%,专利技术和制造技术领先。

技术创新发展,已然成为了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应对周期挑战的“压舱石”。

另据上市企业的2022年三季报显示,在行业不景气的前三季度,徐工、中联、三一、柳工等头部企业营收和利润同比增幅普遍放缓,多数企业营收呈现10%-40%左右的同比下滑。

铁建重工、同力股份、杭叉集团、安徽合力、诺力股份、北方股份的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同比双增长,表现抢眼

从这些数据中不难发现,专注深耕细分领域的这些佼佼者,却呈现出了逆势增长的态势,正因如此也有了适应周期的能力。

诸如卡特彼勒、捷尔杰等一些工程机械国际巨头,均在自己的垂直细分领域做大做强,即便是面对周期下行,仍能雄霸一方。这也验证了当市场下行趋冷、竞争变成长跑时,成为垂直细分领域领头羊,是工程机械企业的核心竞争之一,也是保持企业常青的最重要决定性因素。

如今的市场寒气凛凛,外部环境充斥着各种不确定性。虽然行业处在下行周期,但具有足够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依然能够脱颖而出。在周期中驭势而为,加强自身的基本功,让自己变得更有确定性,最终伴随行业复苏重拾增长之路。

也希望所有的工程机械从业者都能抵御寒气,拥抱变化,毕竟,危机与困境反转总是格外迷人。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