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疫情后时代开启,装备制造业企业如何在智能制造浪潮下实现创新?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22-11-21 09:38   来源:制博会

“天时”:当下智能制造业的创新时机

管理学理论中,时间是衡量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企业的创新事业来说,一个恰当的时机必不可少。举例来说,组织架构上的科层制只有在企业所应用的技术和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有效;智能制造也只有在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达到相当的水平时才可能发生。

如今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恰好有着迈向智能制造、实现创新的良好条件。他们的创新“天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产业革命契机:智能制造依然处在“风口”之上。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讯、大数据等技术掀起了新一代产业革命的浪潮。新产业的出现使得所有企业的起点相差不大,智能制造带来的产业革命,第一次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比肩国际最前沿对手的机会。

时机对于企业创新尤为重要,过早的创新无法赢得市场的认可和产业上下游的支持,过晚则会错过先发的机会。美国NCR公司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推广网络支付业务,但当时客户对因特网交易模式的信任度不高,加之基础网络设施水平不高,NCR公司于1999年暂停了相关业务。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美国的网络通信服务开始高速发展,NCR公司就这样错过了极佳的发展机遇。

时代的机会面前企业人人平等,但是要做出正确的战略决断仍需要企业的知识和智慧。

2

教育,特别是科学与技术方面人才的积累。我国的人才积累已经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些人才将成为企业创新事业的中坚力量。1949年,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人数仅22人,1999年增至594人,2019年达到2857人。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75年,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有3.85亿人。教育方面积累的硕果会逐步体现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

3

国际上非正常的竞争倒逼自主创新的决心。在全球化高歌猛进40多年后,中国企业对进行自主创新必要性的认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资源丰富、优秀人才集中、业务平台宽广、技术积累深厚的国有企业就该发挥自己的双元性,既能满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等重要需求,又能在科学技术领域实现创新和突破,并布局新技术的应用,提升国家的安全和繁荣。要实现双重目标,国有企业的领导者需要学习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激活组织内的创新单元、高效地进行组织资源配置、打造卓越的组织能力。

4

我国经济发展为创新蓄能。通过研发实现产品和工艺的创新,是企业进步的重要手段。但是研发需要国家和企业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包括智能制造等领域展现了丰富的创新成果,与近年来我国巨大的研发投入增长密不可分。

综上所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古语在如今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面向智能制造的浪潮时仍然适用。我国的人才培养、资金积累已经让我们拥有了进行创新的资源和底气,而国际竞争、高科技发展被打压增强了企业创新的动能。

“地利”:身在中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也可以说各个行业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国有企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政府在创新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只关注国企-民企之间的差别,无法深刻研究我国的独特环境给所有企业提供的创新机遇或者限制条件。

我国的独特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体现在三方面:

1

自上而下的筹划便于企业参与其中推动创新。政府在充分论证并决定战略方向之后,能够全面部署、快速动员地方政府和机构参与,执行效率极高。我国目前出台了大量的宏观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科技上的创新,而且各级政府以及机构建立了大量的创新产业园、产业创新基金,对创新企业有各种各样的鼓励措施。我国对企业高科技创新的鼓励和覆盖面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难以比拟的。

很多企业在进行创新时完全可以借助这方面的支持。2006-2010年,进口液晶面板的花费多到与石油、半导体、铁矿石等商品处于同一级别。在《我国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十二五发展展望》中,明确提出支持液晶面板的发展,在产业链建设、重点科研项目、产业化项目等方面,国家给予扶持。国家机器启动的结果就是,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液晶面板产能第一大国,技术水平也位居世界第一梯队。

2

庞大的市场规模助力企业创新。我国企业创新的一个“地利”是庞大且快速增长的单一市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失败的代价较小,而且一旦成功,回报巨大。

三一重工的发展,适逢我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工地;隆基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中国提供了近一半的太阳能发电能力···这些都与中国制造的快速发展和处于迭代期密切相关。

3

多样化的地方政府政策为企业提供了选择的机会。虽然我国拥有庞大的单一市场,但在吸引投资、特别是面对高科技、制造业的投资上,各地方政府在支持力度、支持方向等因素上存在巨大差别。高科技制造业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一般要选择期望发展高科技制造业、并愿意为此提供大量支持的城市,才能与地方政府达成“合作共赢”。

企业在计划发展新业务、选择新的投资地点时,充分理解不同地区的商业环境,理解利益相关者和商业伙伴的真实需求,才能够有效地达成双赢和互惠。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