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华社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1月份,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PMI升至50.1%,重返扩张区间,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8个高于上月。
显然,制造业的景气回升受益于内需的释放,尤其与疫情冲击因素的弱化,以及1月份节假日因素影响需求回升关系密切。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疫情冲顶之后,人员流动趋于恢复,经济社会运行逐渐向正常水平靠拢。元旦到春节期间,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收入触底反弹。
温彬认为,内需回暖带来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双向好,推动制造业景气指数回升至近半年内的高点。1月份PMI至50.1%,与去年9月份持平,均为去年7月份以来最高水平。生产、新订单、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等五大分类指数悉数上升。
数据显示,供需两端同步改善。1月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8%和50.9%,高于上月5.2和7个百分点,制造业产需景气水平明显回暖,但受春节假日因素影响,生产改善力度小于市场需求。
“从需求端看,新订单指数回升7个百分点至50.9%,为2021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且已重新进入扩张区间。疫情见顶和各项稳增长政策延续,推动市场需求明显回暖。”此外,温彬提醒,与此同时,应看到新出口订单仅回升1.9个百分点至46.1%,显示外需收缩幅度略有放缓,但相比内需仍然偏弱。
可见,内需的有力表现,对制造业形成拉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晋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内需的回暖和释放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是积极和巨大的,随着新订单回归临界点,生产指数也将逐步呈现整体景气回升。
“预计随着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回升,企业利润也会加快恢复,这势必为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回暖提供较好基础。”王晋斌强调,一旦企业利润能够改善、债务风险下降,投资意愿则会回升。毕竟,与制造业企业信心正相关的制造业投资,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占比巨大,对投资的整体影响不容小视。
值得关注的是,1月份,与重回临界点以上的制造业景气水平表现一致的是,各规模企业PMI也都有所回升。统计显示,1月份,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2.3%、48.6%和47.2%,分别高于上月4、2.2和2.5个百分点,各规模企业景气水平均有所回升。
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大、中、小型企业中反映劳动力供应不足的比重均低于11%,较上月明显下降,员工短缺制约生产的情况有所缓解。与此同时,企业信心也明显增强。1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高于上月3.7个百分点,升至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近期市场恢复发展预期向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