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关注的欧盟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有了新进展。初裁结果显示:欧盟会决定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对抽样的三家企业—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将分别征税17.4%、19.9%、37.6%;对其他合作但未被抽样的中国电动车企征收税率为20.8%,对未合作的中国电动车企征收税率为37.6%。
对此,不少国内外政商界认为对中国新能源领域的“限制”,不仅不利于市场竞争环境,可能还会引发双方重大贸易冲突。
前有美国针对中国港口起重机、电动汽车、锂电池等产品加征301关税,后有欧盟对华电动车高额征税。这不禁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在贸易不断升级的国际形势下,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中国新能源产品,正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考验。
类比到新能源工程机械行业,我国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的电动工程机械产业链,且多个电动设备正拓展至欧美市场。那么,当前的中国工程机械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和在欧美出口情况如何?国产品牌会为新能源市场担心么?
电动市场规模化,产业链布局完善
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资本关注,为新能源工程机械培育了丰富的产业链生态,市场规模化也进一步促进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完善程度越来越高。
中国企业深知:谁能掌握动力电池技术,谁就拥有了话语权,谁就有机会站在新能源市场的制高点。
近年来,工程机械企业加速在电芯电池、电机电控、充换电等核心零部件产业和充换电站基础设施精准布局,更好地融入主机厂自研新能源项目及核心供应链中,形成完整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如柳工联姻宁德时代,联合推动工程机械电池技术标准和产品开发,三一入场锂电与储能业务,徐工与青山集团完成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合作,完善新能源汽车及基础配套设施,同时,多家企业还不断拓宽纯电、氢燃料等多条新能源技术链,并布局全场景可应用的换电补能服务。
在国家双碳及环保政策导向、应用场景不断扩增、三电技术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电动化趋势加速市场规模化进程。
以电动装载机为例,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6月,全行业共销售电动装载机1570台,电动化渗透率达14.5%,同比增长418.15%。预计2024全年渗透率有望达20%。渗透速度超乎想象;从电池供应端看,由于工程机械耗电量大,单体锂电池平均装机容量约为普通新能源汽车的5倍,预计2025年锂电池渗透率有望达30%。
既有完整的产业链,又有巨大市场需求,使得中国电动化及新能源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更具优势。
德国某权威专家指出,“中国汽车、工程机械等工业产品的成功并非依靠所谓的补贴,而是在于中国庞大的产业链带来的规模经济”。
关税影响深远,抑制中国产品出口
得益于中国拥有全球最为完善且领先的电动化产业链,使得国产电动工程机械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了稀缺性与不可替代性。这不仅提升了国产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更为其开辟了欧美等海外地区的市场空间。
从全球区域占比来看,截止2023年,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欧洲和北美的销售额占比较高,欧洲占比26%,北美洲占比11%。产品出口主要以挖掘机、工业车辆、铲运机械、起重机械设备为主。
从电动设备销量来看,相关资料显示,2023年,全球电动装载机销量为5500台左右,其中欧洲占全球27%,为第二大市场。而中国电动装载机销售占全球67%,占据绝对领先地位。此外,从企业市场表现看,三一、徐工、中联重科、柳工、山河智能、山推等企业均已在东南亚、欧洲市场推出或销售电动挖掘机、电动装载机、电动高机等产品,其中徐工电动装载机单月出口超100台,柳工电动装载机单月出口100台。
傲人成绩的背后,价格优势成为了中企站稳海外市场的“第一大招牌”。据了解,国产电动装载机价格目前是燃油装载机的2倍,而欧美本土生产的电动产品是其3倍以上,且欧美国家装载机生产量较少,这给了中国电动工程机械抗衡国际巨头,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同是低价策略,中国电动工程机械若被施加关税的“帽子”,无疑将显著增加中国电动产品出口到美国的成本,这将会使中国企业在电动领域的竞争力受到削弱,迫使相关企业寻找其他市场或降低利润。
此外,中国作为工程机械最大的出口国,贸易关税增加可能导致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变化,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全球贸易流通。
国际贸易博弈,中企的应对之策
面对中国和欧美的新能源产业博弈,中国工程机械厂商针对未来潜在的贸易风险有何应对举措?一些电动汽车厂家做法或许值得借鉴或延用。
面对新的关税措施,中国企业需要调整出口策略:
一、头部企业若想要长期扎根欧美市场,可通过投资或并购方式在欧洲建设新工厂,从而加快本地化工厂建设,来满足当地需求,规避关税成本。
二、与欧洲当地车企合作、打造合资品牌等方式,规避一定的贸易风险,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三、开辟海外新战线,减少依赖。中国企业提前找好替代市场,如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市场。由于中国工程机械厂商具备快速复制、搬迁的制造业优势,短时间内可依靠电池制造和技术实力,在欧美以外的市场站稳脚跟。
总体而言,中国与欧美的新能源产业博弈,已渐至高潮,为了占据这一战略性产业制高点,中国企业要释放出更为强劲的全球竞争力。加强技术创新研发、品牌渠道建设、完善产供链体系,仍是其制胜之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