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国将迎来基建大爆发,大批项目开工在即!
2025年,伴随各省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大推进,以及国家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持续发力。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预示着我国基建领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基建开工即将迎来一场大爆发。
重大项目密集开工:2024年四季度,湖北、浙江、广东、四川等地纷纷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多达2311个,总投资高达1.1万亿元,项目个数和投资规模均超越去年同期。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在2025年力争完成基建投资5900亿元,投产新线2600公里,铁路建设将进一步发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交通运输部在2025年将重点推进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等基础设施,涉及众多重大工程包和单体重大项目。值得一提的是,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及其配套新能源储能项目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同步建成投产,建成后每年可消纳新能源电量约8.4亿千瓦时。政策支持力度空前:财政部称全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全部安排,正在加速推进实施。据悉,我国发行的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中,7000亿安排到“两重”项目,3000亿用于支持“两新”。预计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稳中有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持续增强。基建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特别是在能源电力、水利、环保等领域,将迎来新的投资热潮。除传统基建领域外,AI基础建设、“一带一路”新机遇以及新基建等方向也将成为投资重点,为基建行业注入新的增长活力。地方政府积极谋划布局:各地已积极投身2025年重大投资计划的谋划工作,重点聚焦重大基础设施、先进制造、民生工程等领域。江苏、安徽、陕西、贵州、上海、重庆等地相继宣布2025年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项目涉及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总投资额和项目数量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据报道,2025年规划省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5万亿。浙江省第一批拟安排重大项目1364个,年度计划投资1.15万亿;山东省2000个省级重点项目计划完成投资9700亿;陕西省616个省级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917亿。总体来看,2025年我国基建投资规模有望达到数万亿级别。
政策推动成效显著: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后,增量政策不断出台。提升赤字、扩大专项债发行规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基建投资的稳健增长。10万亿元化债政策的落地,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压力,使地方政府能够腾出更多资源用于经济建设和民生保障。2025年财政政策发力带动资金面改善,预计全口径基建投资增速约为12%。化债政策还将有望带动建筑央国企基本面改善及报表修复。经济托底的重要需求:在出口和地产市场表现不佳时,基建投资的经济托底作用愈发凸显。为了应对出口和地产走弱的情况,2025年我国对基建投资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预计全口径基建投资同比将从2024年的9.5%左右回升到11%左右。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的显著增加,也为基建投资增长提供了新动力。市场潜力推动发展:江浙沪等传统经济强区企业的迁移,为四川等西部城市的大基建带来了市场需求。四川等西部地区较低的土地及人力成本,加上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吸引企业迁移的关键因素。多地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投资总额突破1万亿元,充分显示出地方政府对基建和棚改的高度重视。同时,《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 - 2035年)》的印发,也对区域间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做了全面规划,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规划明确要促进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建设沿江、呼南等高速铁路主通道,加强长江航运通道网络建设等;支持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等;保障能源资源开发、运输、储备空间,统筹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等;优化区域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布局,提高基础设施安全性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资金面得到充分保障:2025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规模有望达到4.5万亿,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为2万亿,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为基建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此外,央企平台发债加码投资,化债释放地方政府资金空间,基建资金面有望进一步改善。化债和专项债收储土地,也有助于缓解部分城投平台的现金流压力,对基建投资形成利好。
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基建作为经济的“压舱石”,其大规模发展将直接推动经济增长。随着投资增速的回升,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左右,基建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拉动GDP增长,其对GDP增长的贡献也将进一步增大。据测算,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将上升至35%。预计2025年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将分别拉动GDP约3.25和1.75个百分点。稳定和托底经济:基建投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出口和地产走弱的影响,在出口和房地产市场疲软时,成为托底经济的关键手段,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大规模的投资项目将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经济加快复苏,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促进就业增长:基建投资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入,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必然会吸纳大量就业。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城市管网改造、交通基础设施升级等,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吸引大量劳动力,尤其是年轻人就业。同时,在基建投资的带动下,建筑、建材、工程机械、物流等相关行业将获得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压力。对物价产生积极影响:基建投资的增加有助于提升需求,增强市场活力。在当前物价低位运行的趋势下,预计全年CPI同比将下降到 - 0.1%,物价仍将维持在低位。与此同时,PPI降幅会收窄,基建投资对工业品需求的增加,预计全年PPI同比将从 - 2.2%回升到 - 1.7%。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基础设施的升级将极大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例如城市管网改造将解决供水、排水等问题,提高居民生活便利性,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赢。基建项目的实施还将促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分配,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改善民生福祉。2025年,我国基建大爆发已然蓄势待发,大批项目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不仅将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也将在就业、民生等多个方面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