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又到了一年一度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越来越火热的AI大模型与智慧农业机械牵手,会给传统春耕带来怎样的新变化?在AI浪潮中,农业机械行业又呈现出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雷沃”)规划建设的山东省潍坊市高密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高密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在基地内,低空无人机遥感、田间布设的传感器、农场综合应用管理平台等设备和系统,正通过AI大模型与智慧农机共同协作,赋能春耕,编织出一幅“新中有数”的春耕新图景。
记者在现场看到,技术人员正忙着开展春耕前的准备工作:通过低空无人机遥感、地面人员采样、田间布设的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农场综合应用管理平台的“智慧大脑”,再经由AI大模型进行全面分析。
潍柴雷沃精准农业技术开发部业务人员冯凯对《证券日报》记者说:“这相当于我们对农田做了一个全面的体检。结合土壤养分分布图和产量地图,管理平台会生成一张变量施肥的处方图,之后便会下发到智能农机上,农机就可以根据土壤情况在不同的区域施用不同的施肥量。”
冯凯介绍:“高密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目前可示范辐射周边超10万亩耕地的科学种植。”高密市姜庄镇就在辐射范围内,该镇的种植户能在基地的农场综合应用管理平台上,轻松获取自家地块里的农情数据信息。
“过去春管、备耕,基本都是靠祖辈传下来的经验,现在有了这种新型的智慧春管,确实让我们对自家农田的具体情况心中有数。”姜庄镇的一位种植户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潍柴雷沃智慧农服业务负责人程光科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潍柴雷沃技术团队通过监测分析这些农情数据,并结合气候特点,提出更加精准的冬小麦施肥、保墒的春管方案,还可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这场“新”潮涌动的春耕画卷背后,是潍柴雷沃综合运用AI大模型实现的新突破。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李德芳表示,公司成功开发出了“灌溉”“养分”“病虫害”“作物生长”等4个AI大模型。通过田间的墒情传感器、气象站、虫情监测、苗情监测等设备,土壤湿度、气温、降水量、病虫害动态及作物生长情况被实时采集,AI大模型分析后可相应生成更加精准的补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播种、田间管理及采收方案,由此便可实现精准、高效的农业生产全过程管理。
AI大模型不仅让春耕备耕变得愈加数智化,同时还引领农业机械行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在潍柴雷沃生产现场,智能生产线有序运转。为护航春耕,公司也在提产量、忙交付。潍柴雷沃拖拉机生产车间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说:“AI大模型作用于农业生产后,进一步提升了对农业机械的要求。相比2024年同期,公司的动力换挡拖拉机需求量迅速上升,生产线上CVT(无级变速)和动力换挡等高端智能拖拉机占比已经超过80%。”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农业机械将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环保的作业方式,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农业机械行业也应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竞争的变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