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施工区的环境如何?这是世人关注的话题。有关部门多年监测结果证实:自1993年工程实施以来,三峡工程施工现场环境质量得到较好控制和保护,环境质量良好,而且自1997年大江截流以来,趋于稳定。
据悉,三峡工程施工区段的长江干流水质继续维持在二到三类标准,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以及施工区近岸水域水质也基本保持这一水平。生活水厂的水源水质和供水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施工区大气环境质量较好,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指标均符合一级标准;施工区的主要空气污染物质,总悬浮颗粒近年明显好转,办公、生活区全部符合一至二级标准;施工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保持设施和绿化工程建设成绩显著。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7.5亿元用于环保投资。”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贺恭说。据悉,截至今年5月底,三峡工程到位资金达近653亿元,环保投资已占全部费用的1%强。
据介绍,1995年,《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保护实施细则》被批准,1997年,施工区征地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规划通过主管部门审查。在工程施工总体规划中,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制定了部分专项规划。
修筑大坝,工程原有的大部分植被不可能保留,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形成新的边坡和水土流失。为此,三峡工程对施工区的土石方挖填平衡以及工程建设过程和建成后的植被恢复进行了规划。施工区绿化面积达120万平方米,绿化道路34.7公里。对于废水、噪声、水泥和粉煤灰等污染源,三峡工程建设者们都加大了治理力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