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北京失去了举办世纪之交的体育盛会———2000年奥运会的机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北京的环境难以令人满意。
为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来改善环境,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环保:申奥的一个筹码
第17届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召开时,新闻记者在住进他们下榻的宾馆客房时,都发现了一张卡片,卡片上要求记者们为举办首次“绿色”冬奥会提供合作。冬奥会组委会的环境负责官员奥斯蒙德·尤兰解释说,“我们努力想使本届冬奥会取得第三种成功,奥林匹克宪章里早就包含了体育与文化,而现在我们想把环境加进去。”
新华社体育部主任高殿民介绍说,其实1991年国际奥委会就对奥运宪章作了修改,新宪章要求申办奥运会的所有城市从2000年起必须提交一项环保计划。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首次提出了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张: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仅次于体育和文化的第三个内容。1994年的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就是环保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三个内容的体现。1996年在亚特兰大举行的国际奥委会会议决定成立环境委员会,之后又拟定出举办奥运会的环境“招标细则”。从此,所有申办奥运会的城市都必须考虑到奥林匹克运动与环境之间的这种“至关重要的联系”。
投入突破了百亿元
在今年“世界环境日”前,北京市环保局公布了《2000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00年北京用于环保治理的投资首次超过了百亿大关,达116.3亿元,为历史之最,并居全国首位。
北京市环保局总工程师潘曙达说,去年北京市的环保投入占到本市国民生产总值的4.7%,较1999年整整增加了15%。116亿元全部用在了“刀刃”上:1800台燃煤锅炉和7400台茶炉、大灶改用了清洁能源;累计18.2万辆机动车完成了环保治理;推广使用“环保煤”500万吨。去年,本市用于搬迁污染企业的资金就有12.8亿元。25家环保未达标工业企业被勒令停产治理。至年底,除12家停产、破产企业外,其余已完成治理项目验收。50个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中,已有27个实现“改并迁停”。这一系列措施使市区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比上年下降3~11%。全年空气污染指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48.4%,提前完成市政府提出的45%的目标。
同时,北京对市区内的河流进行了全面整治。城市中心区水系水质也是基本达到相应功能要求,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全部保持了二类水体,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了40.6%;全市垃圾处理量达到了296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81.5%;空气质量的改善也使去年的酸雨发生频率为零;去年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3.9分贝,比上年下降0.3分贝。
体育场馆用上了太阳能
与此同时,北京市在体育场馆的建设改造上也充分体现了环保精神。
现在到工人体育场、首都体育馆和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转一转,你会发现,在改造一新的体育场馆中,出现了太阳能生态免冲洗卫生间、太阳能照明灯、太阳能扬水系统和纳米材料做成的空气净化器等绿色环保设施。
北京奥申委环境生态部部长余小萱说,在递交给国际奥委会的申办报告中,北京承诺将在奥运会场馆建设和改造中充分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设计、材料和设备。在3个场馆的改造工程中,重点增添了绿色环保和高科技的内容,这符合北京奥申委提出的绿色奥运的主题。
北京市环保局顾问、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员廖秀冬在向国际奥委会评估团陈述“环境保护与气象”报告时说,北京市政府正在实施投资高达56亿美元的1998~2002年环境保护计划和2003~2007年计划投资66亿美元改善环境。这些钱将用于能源结构调整,使用清洁交通的工具,用绿化降低尘的污染,建成节水型城市,从“量水而行”原则出发,提高污水利用率,生活垃圾充分的回收,实现资源化。
5年内变成清洁城市
今年6月底,北京市市政府召开了一个“城市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国际研讨洽谈会”。会上北京市市政管委会和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的官员再次描述了未来北京的城市规划:5年投资1800亿元,修建地铁138公里,道路织成干线网;90%的污水经过处理,98%的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
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北京市在会上把准备投入17亿元建设的23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展示了出来,公开招商洽谈,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厂商积极参与。据说,这在首都还是第一次。这23个招商项目主要有以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为主的市政项目,其中投资最大的是北小河污水处理二期及中水回用工程项目,总投资额达到了1.7亿元,最小的南宫垃圾堆肥厂深加工项目,投资也有500万元。参与项目建设的企业都可以享受到北京市“由污水收费取得回报”和“实行垃圾有偿处理”等政策支持。
到2008年,一个绿色的北京将出现在世界的面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