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振兴,首先需要有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总体战略。我们认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战略中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点。
    “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领域求突破”。装备制造业是从事资本货物生产的产业,其产业链长、行业覆盖面广,而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又面对资金短缺、资源不足的现实,因此,全面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所有领域,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作为政府和行业的主观努力,应以有限的领域为切入点,重点突破,由此带动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在关键性和若干具有优势的行业实现自主发展,力求有所突破。争取用10到15年的时间,使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由“大而不强”到“大而又强”的转变,部分行业的制造技术和若干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融入中保持自主,接纳中重视创新”。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必须重视自主产业的发展,培育自主创新的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握核心技术,增强若干领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保持相当一部分领域的自主地位。在积极参与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不仅仅着眼于接纳转移的产业,着眼于解决劳动力就业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要着眼于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在“拿来”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重组求发展,机制创新增活力”。历史原因形成的产品结构、资本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已严重地制约了机械工业的发展。作为装备制造业主要构成的机械工业,唯有大力推进产业重组,才有可能求得较大、较快的发展。在实现国有、三资、民营企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中,要积极发挥民营资本在产业重组中的作用;要积极推进“强强联合”,引导和扶植大企业集团的健康成长,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以改革改组为动力,抓住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机遇,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加速机制转换和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运营机制,不断增强企业活力。
    “发展成套和‘中场’,追求实力与效益”。多年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一直存在着两大薄弱环节,一个是重大技术装备的设计、制造和成套水平不高;另一个是以零部件、元器件为代表的“中场”产业缺乏规模竞争力。我们要用合资、重组等多种方式努力扩大中场产业的规模,形成技术创新能力;并大力培育具有系统设计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和供应商以及中介咨询公司。无论在发展成套还是增强“中场”中,都要把立足点和着眼点转移到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整体经济实力上来,从而努力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增强全行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实力。
    “坚持集约化经营,保持可持续发展”。机械工业实现集约化经营,既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坚持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彻底摒弃外延扩张之路,坚持集约化经营、内涵发展;又包括整个行业在经济运行中按照社会化生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求发展。装备制造业一方面自身要节能节材和清洁生产,另一方面又要向各行业提供节约能源和清洁生产所需的装备和技术,因此,装备制造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当前装备制造业的企业都应该坚持发展与环境的统一,实施“绿色制造”。
    “加快信息化步伐,提升行业竞争力”。装备制造业要实现在重点领域、重大项目上的跨越式发展,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如何利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另一方面,也要认真研究装备制造业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信息产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装备,更有效地促进信息产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从总体上讲,信息化的水平还不够高,这与当今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市场竞争瞬息万变的要求极不适应。装备制造业企业要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采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改进产品的制造过程;利用信息技术集成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和通过互联网平台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这四个层面上加快信息化步伐,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全面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