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模式”。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45岁的组委会主席彼德·尤伯罗斯一举扭转了之前主办奥运会给主办国带来巨额经济亏损的局面。在他的主持下,洛杉矶奥运会在既无政府补贴、又不能增加纳税人负担,以及不能发行彩票的情况下,通过出售电视转播权等市场化手段广开财源,用5亿美元顺利地举办了奥运会,还实现了赢利,创造了奥运会历史上的“洛杉矶模式”。从洛杉矶奥运会开始,连续五届夏季奥运会都实现了赢利,奥运会从此成为一个诱人的大蛋糕。
    “汉城模式”。1988年第二十四届奥运会在韩国汉城举行。这届奥运会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现有场馆,对不够水准的18座场馆进行翻修改造后继续使用,新建场馆只有16座,节约了大量经费。汉城组委会直接用于奥运会的投资约10亿美元。不过,韩国政府拨出20亿美元用于汉城的城市建设等非直接投资,大大改善了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通过举办奥运会,汉城一举成为世界名都。
    “巴塞罗那模式”。1992年第二十五届奥运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从1986年开始着手筹办建设工作,巴塞罗那市一共投入94亿美元,其中60%为民间自筹,再加上其他方面的直接和间接投资,总额达到240亿美元。国际奥委会全部172个成员协会派运动员参加盛会,成为迄今为止最圆满的一届赛会。
    “亚特兰大模式”。1996年第二十六届奥运会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这是一届经营角度上非常成功的奥运会。组织者的商业开发令赞助商备加赞扬,其中9家企业在赛会结束后,又同国际奥委会签订了新的赞助合同。收看本届奥运会的电视观众创下新纪录。但是过分商业化的做法也引起了争议。
    “悉尼模式”。2000年第二十七届奥运会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这届奥运会依靠出售电视转播权、门票等各种收入,赚了7·65亿澳元(约35亿人民币)。悉尼奥运会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在赢利的同时,对奥林匹克公园的体育场馆和设施作了长远的规划。因此被称为最好的一届奥运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