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WTO之后,给国内模具制造业既带来冲击又带来机遇,但总体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因为,我国加入WTO以前,模具进口已基本属于免税产品,国内的模具企业长期以来就不依赖关税壁垒的保护,存活下来的企业很早就经受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的考验。而且,加入WTO以后,对国内企业在选择国外进口生产装备和钢材方面提供了更宽泛的选余地和价格下调空间,为国内模具制造业在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随着一些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企业集团纷纷进驻国内办厂,使我们最为倚重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因素将不复长存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也使我们在进入高、精、尖模具制造领域过程中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回顾我国加入WTO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国内的模具制造业总体发展水平良好,2002年国内模具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5%以上,企业加工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大大增强,既在国内市场抵抗住境外厂商的挤压,又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但同时,国内模具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规模偏小;二是技术偏低;三是涉及领域狭窄;四是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带动能力不大,综合以上因素,国内模具制造业总体效益还没有发挥最好水平,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性尚不明显。为了扭转这种情况,业内专家认为,必须加强全行业技术和资源的整合。
技术领域要加强分工协作 近年来,国内模具尽管出口在增加,国际竞争力水平有所提升,但大多集中于低档领域,模具的技术水平偏低,附加值偏低,部分高精模具还要依赖进口。所以,国内的模具制造业在各自的领域要加强整合,技术开发方面要实行分工协作,狠抓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的研究,逐步形成有分工、有协作、多领域、全方位的科研开发格局,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具产品。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克服关门主义和单打独行的做法,完全可以在前辈和同行们所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做一些前瞻性的研究,而不必埋头重复做一些别人已经做过的技术工作,导致人才和资源的浪费。 加强与供应商、协作生产厂家的合作 国内模具企业传统的制造方法一般是大至型芯、型腔,小至一个螺钉、销钉都要自己设计、生产,结果造成阵线过长,批量太少,既浪费了国力和资源也无法保证在每一个环节都能拥有高级专业化水准。我们的模具制造商完全可以去市场上找那些专业厂家去做模板、模架、导柱、导套、销钉、螺钉,自己只加工最专业的模具的型芯、型腔组件,甚至就是在核心技术中,也只做专业技术要求最高的一部分。可以想像,由于动员了社会的力量和资源,我们的规模更大了,我们的专业化水平更高了,随着竞争力的加强,我们的市场份额也会扩大,我们分流部分零部件加工所造成的损失将会在更大的市场空间内得到补偿。所以,我们的模具加工业千万不要再做那种事必躬亲、老死不相往来的闭塞型生产研制之路。后工业化时代更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为我们分工合作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我们必须通过更加细致的社会分工来提高效率和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模具制造业整体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要放大技术附加值在报价中的比重 模具与其他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差异,首先它是一种工作“母机”,是一种特定的工艺装备,生产过程中表现出典型的差异化特征,既需要现代化装备作保证,又需要大量具有特殊经验的人员的手工劳动,所以,它的技术附加值理应是较高的。我国出口的模具目前在欧美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总体上是基于价格偏低优势。据相关报道称,美国正在对我国的模具出口业务进行反倾销调查,尽管我们国内的模具企业可以坦然接受反倾销调查,因为我们国内销售的模具比出口模具价格更低,但是,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在与国际接轨过程中可能在技术附加值报价策略上过于保守,我们国内模具制造厂商完全可以对这种既有技术含量,又有大量手工劳动的特殊商品价格定得更高一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