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创新能力差在哪
近年来,记者在山东的一些民营企业采访中发现,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普遍不强,特别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表现得更加突出。
有些企业老板告诉记者,现在企业不好搞,今年行明年不一定就行,创新需要人才,需要钱!风险大,搞半天花钱不少还不一定有效果,不能干冒险赔本的买卖。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记者接触的一些民营企业老板一谈创新就摇头,有些干脆说创啥?干一天算一天,挣点小钱够用就行了。他们认为挣到手里的才算钱,还是稳妥一些好。
制约民企创新的一个软肋是——缺少人才,更缺少创新的软环境。缺少人才的原因有二,一是高级人才不愿去民营企业;二是多数民营企业兑现不了承诺。
民营企业人才来得快走得快已是一种特殊的现象。现代人才追求的目标已不完全在工资、住房待遇上,更注重体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一些民营企业管理层裙带关系严重,领导素质不高,办企业的目的是“致富”而不是干事业,人才在这样的环境中根本无法实现自身价值,更谈不上创新。一个老高级工程师对记者说:“被一家民营企业聘请不到半年,工资也降了,初中都没毕业的车间主任光找麻烦,让我7天开发一个新产品,就给了一张桌子,简直是笑话,不得已我跳槽到了上海的一个大型企业。”
从创新意识来看,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愿花费人力、财力搞创新。同时,由于民营企业规模普遍小,资金短缺,企业投到技术开发配套的钱很少,缺设备、缺实验室,严重制约了技术创新。临沂一家企业经理说,正常生产资金缺口大,俺也知道创新重要,但就是缺钱,银行给民营企业贷款的工作还有待改进,没钱搞设施,缺少硬件设施,咋开发?不搞技术创新光跟在人家屁股后面,企业迟早会被淘汰。
一些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虽然比较注重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但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差,转化周期长。一些技术新成果由于资金等种种原因,只能放在档案柜里睡大觉,有些缺少配套设备而无法利用,有些技术因拖延时间长而成了旧技术,造成了研发成果的浪费,这种浪费反过来又加重了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逆反心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