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两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正加快结构升级步伐,并明显有向重型化转型的趋势。而新中国成立后斥巨资打造的第一个制造业基地东三省也涌起了深层调整、改造浪潮,开始上演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重头戏。
“长三角制造”与“东北重化工”
在产业链上能否最终实现对接,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制造”的未来。
长三角的“软肋”
在“长三角制造”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大型成套设备、数控机床和工业基础原材料,正昼夜不停地从境外运往长江三角洲。投资数十亿元乃至上百亿元的钢铁、工程机械、机床、化工等重化工项目开始现身长三角。专家认为,一场制造业重型化南北角逐大戏即将上演,对于目前仍然保持龙头老大地位的东北重化工业来说,面临新的命运转折点。
统计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创造了全国25%的工业增加值。同时,长三角已经是国际资本在我国的最大栖息地,成为纺织服装、家电、机械、信息技术产品和小商品等数十类工业产品的全球货源地,“长三角制造”是一个国际化的概念。但“长三角制造”的市场竞争力和庞大的规模效应,是缘于市场体制、机制爆发出的活力,其基础却主要依托国外装备和技术。专家认为,这是“长三角制造”的一根“软肋”。
作为全国重要纺织工业基地的无锡纺织工业集团,从1990年以来,技术改造投入高达数十亿元,其中绝大部分用来购买进口设备。
无锡纺织工业的状况是“长三角制造”的一个缩影。谁来强壮长三角的“软肋”?是国际市场、国外资本还是东三省,这是一个令经济界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
需要区域对接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不论是长三角、珠三角,还是国际产业资本,从来都没有忽视东北重工业的巨大存在和潜能。因体制不适而沉睡多年的东北重化工业巨额资产,始终吸引着国内外产业界的目光。
实际上,通用电气、巴斯夫、西门子、克虏伯、三菱重工等一大批跨国制造业巨头早已“定居”东三省伺机而动。
“东北集中了数量众多的巨人企业,非一般民资和外资所能消化得了。”辽宁省一位政府工作人员认为,振兴东北没有国际资本巨头和长三角巨额民资的参与肯定不行。
面向全球市场、已经形成产业集群的“长三角制造”为东北重化工业提供的巨大市场需求开始显现。记者从大连机床厂无锡销售公司了解到,今年以来,江苏企业购买大连机床的总量成倍上升,无锡市已经成为大连机床厂最大的销售地。
业内人士指出,东北制造业必须抓住这一商机,通过国有、民资、外资的相互融合,重塑东北重型制造业竞争力,进而增强“长三角制造”的“厚度”,实现与“长三角制造”的对接。这也是强化“中国制造”的最佳选择。
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技工在精心加工大型电机配件。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在步入改造和振兴的轨道后,老企业正重现活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