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南水北调中线踏访座谈会报道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3-12-22 09:38   来源:湖北日报

从11月3日至12月17日,从汉江源至颐和园,从湖北,经陕西、河南、河北到天津、北京,湖南日报“南水北调中线踏访”报道组开全国新闻媒体之先河,千辛万苦,历时45天,行程5000多公里,先后发回38篇报道,向读者介绍了

从11月3日至12月17日,从汉江源至颐和园,从湖北,经陕西、河南、河北到天津、北京,湖南日报“南水北调中线踏访”报道组开全国新闻媒体之先河,千辛万苦,历时45天,行程5000多公里,先后发回38篇报道,向读者介绍了北方人民对丹江水的“渴盼”,也向北方人民介绍了湖北作为水源区,为保“一库清水向北流”所作出的奉献与牺牲。17日,报道组成员胜利归来。18日,编辑部召开“南水北调中线踏访”座谈会,各方面专家对其报道方式和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兹摘登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开媒体先河的“中线踏访”

省记协执行主席卢吉安

“南水北调中线踏访”,是湖北日报继三峡工程报道后推出的又一精品,这组系列报道,不仅在湖北,在全国媒体也属开先河之举。

几十年来,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点工程的报道,始终是党报的一个重要任务。从建设武钢、长江大桥、二汽,到葛洲坝、三峡,湖北日报对重大工程的策划有着良好的传统,这次也不例外。

“南水北调中线踏访”系列,不仅采访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等权威人士,还引经据典,上溯千年;不仅全面介绍了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还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充分体现了“三贴近”的原则。

从这些报道中,可以看出作者扎实的采访作风。因为不到现场,我们不可能读到普通农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真实想法;不到现场,作品不可能有很强的可读性,更不会给我们这么多的启迪与思考。

这组系列报道,不少作品还写出了深度。如十堰到安康的路不远,记者却走了一整天,原因是沿路植被遭破坏,滑坡多,记者对“沿江修路”这个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反映了记者的新闻敏感;还有十堰的退耕还林问题、石家庄地下“漏斗”问题、文物保护问题等,都很有见地。

新闻工作是充满危险的职业。这次采访,记者克服了行路难、采访难、写作难,写出了精品,取得了成功。这说明,不怕苦、不怕死的牺牲精神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这组报道,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广大群众积淀千年的渴盼与愿望,从另一面证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的正确。

我们总处于激动之中

湖北日报记者曾祥惠

再过两三天,人们盼望已久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在我们此次采访经过的河北境内滹沱河以兴建倒虹吸的形式,率先开工。

15日,正在紧张筹备这个工程的国务院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我们采访。他深情地说,新中国成立后,丹江口、葛洲坝、三峡工程先后在湖北兴建,湖北人民勇于奉献,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很大牺牲。现在,中线工程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丹江口水库加坝建设,又将有一批群众离开家园。湖北人民的贡献,已载入共和国的史册!张基尧情真意切的一席话,令我们感动不已。作为工作、生活在湖北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为能有机会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踏访,报道这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而感到无比荣幸。

在采访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汉江两岸人民积极探求生态环境保护之路的情结,感受到了水源区干部群众顾全大局、拥护和支持国家政策的高尚情怀,也感受到了北方干旱地区缺水、盼水、望水的迫切心情。这些无不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河北省水利厅刚退休的老厅长,十多年来一直为南水北调牵肠挂肚。听说中线工程马上就要在河北率先施工,激动得在会场上痛哭流涕。许多在野外勘察中遇难牺牲人员的家属,闻听中线工程即将开工的消息,纷纷告祭亲人。

正是有了深入实际、深入现场的踏访,我们才深切感到,南水北调工程,引南方之水惠济干渴的北方,改善北方人民因缺水而出现的困顿,是优化配置水资源的一项伟大工程,是造福千秋的一项德政工程。

所以,回首时,我们总处于激动之中……

记者也是友谊使者

湖北日报总编辑宋汉炎

“南水北调中线踏访”,堪称一次紧扣时代主题的采访壮举,为本报本年度重大题材报道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万里路人和水,这组报道现场感强,每篇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笔流畅,引人深思。

原以为,本报记者在外省采访会很艰难,毕竟不是“一家子”,没想到,记者通过努力,将报道组变成了来自湖北水源区的友谊使者,也成了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形象大使。

我为我们的记者感到骄傲和自豪。

珍惜历史的丰厚赐与

湖北日报副总编辑张家厚

湖北是南水北调中线取水之地。同三峡工程的历史赐与一样,历史又一次惠顾“惟楚有才”之地,又一次给本报独特的丰厚赐与。

早在几年前,本报就开始关注南水北调工程。2001年底,本报刊发了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长篇报道。为了全面、深入地报道南水北调,本报用两年时间制定、细化并完善了“南水北调中线踏访”报道方案。

从11月3日开始走上踏访之路。采访组珍惜来之不易的历史赐与,个个都是“拚命三郎”。采访初期,他们就“赶”上了陕南连日阴雨,多次遭遇滑坡险情,行路艰难。整个采访过程中,他们每天白天采访,晚上写稿、传稿,经常是凌晨一两点钟才睡,天还没亮就要赶路,如此快节奏、大运动量地采访,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这组报道融历史、文化、民情于一体,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文采飞扬,既讴歌了沿线人民战天斗地的丰功伟绩,也反映了北方群众盼水望水的迫切心情,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壮丽图景。报道随着互联网等多种传播形式,已在踏访沿途产生了良好反响。当他们回顾踏访历程时,可以欣慰地说:我们努力了!

第一块“基石”

湖北日报高级编辑万文发

“南水北调中线踏访”38篇报道,报道时间、范围、内容、形式和手法均取得了多项突破:

突破了域地报道的思维定式,从一线(南水北调中线)三段(汉江水源段、湖北供水段、北方受水段)展开,寻汉江源头,走陕西、湖北、经河南、河北,达天津、北京。

突破了以往在新闻事件发生了之后才开始报道的旧有程式,在重大事件将发生的“初始阶段”,即进行正式报道。

突破了“单线纵述”的一般报道模式,采取“单线横联”的手法,将东线、中线调水的大事,沿途百姓的家事,地方经济发展的喜事和难事,都有机地串联到了关乎国事的“南水北调中线踏访”报道中。

突破了对“三贴近”的一般认识。借助“踏访”,记者行程5000余公里,把相关地方基层群众表达出的“保水、供水、盼水”心愿与党和国家规划建设、重组水资源的宏伟实践有机的结合,描述十分动情,表达淋漓尽致。

突破了重大主题报道只靠新闻媒体自身独立承担的做法,踏访组取得了十堰市、丹江口市和省水利厅及许多相关单位的支持,实现了由湖北日报与社会力量合力实施采访报道的新方式……

可以说,这组报道,是记者用心血、汗水和智慧凝聚成的“集束”作品,为湖北日报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这一重大主题的报道上,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见证思维”的再创造

湖北大学教授黄家雄

南水北调中线踏访,沿着历史、工程的延伸线及记者行程三条线索铺开,气势磅礴,大开大合,形成强烈的冲击力。整个系列报道30余篇作品,运用大散文的笔调,哲理与诗情交融,勃发出一种强烈的律动美。南水北调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唯有高度统一、正在走向强盛的中国,才有财力和能力来办好这样的大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为媒体,正在见证这样的历史。

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们有许多“追问”。采访组的3名记者,就是3把“尖刀”,他们紧扣主题,紧扣社会心理,拿起“见证思维”的武器,对一系列广受关注问题进行了有力的论证。

这组报道,是湖北日报主旋律报道“见证思维”模式的再创造。

“南北”同心

中国水利报记者刘铁军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借一点来是可以的”。通过采访,我对毛泽东在半个世纪前说的这句话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在北方受水区,我们看到的是一双双企盼的眼睛,听到的是“无河有水,有水皆污”的叹息,感受到的是北方人的热情和关怀。走进邯郸,水利局的同志为迎接我们,一直等到中午1点钟才吃饭。饭桌上,南水北调中线办政务室副主任张磊得知我们从中线调水源头远道而来,高兴地说:“我们北方人都说丹江水好,我家里还存放着丹江口水库的一瓶矿泉水。”

该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周赤举起酒杯,说的第一句话是:“今日敬你一杯酒,明日送我一方水。”言谈举止中,透露出热情好客的北方人对中线调水的企盼心情,透露出北方人民对水的一种特殊关爱。

而在水源区汉中、安康、十堰及丹江口,各地都在为“一江清水”保驾护航,加快建设绿色汉中、绿色安康、绿色十堰。

人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这种南北同心,都是为了清洁的江水向北流,一直流到首都北京。


“四性”合一的成功报道

武汉大学博士强月新

这次报道除了策划很成功外,还“四性”合一:一,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举世关注的一个重大工程,这本身就是一个新闻;二,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它包括了很多历史的现实的知识;三,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或者说有深度),报道中记者不仅在报道事情,且在思考一些更深的问题,比如文物的保护问题等;四,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文图结合的形式,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等。

新闻要经得起检验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振宇

“南水北调中线踏访”系列报道中描述的一件事,令人记忆犹新。

那是在北方一个干渴的小村庄里,农民把井打到了642米以下。记者就问了,这是什么概念呢?它相当于六七个丹江口水库坝高!

这组报道中,科学精神与文学描述、历史与现实、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伟大工程与湖北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震撼人心。

一个真正的记者,要善于运用新闻的手段、技巧和魅力,在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轨道上行走。如果说10年后、20年后,这些作品里的一些观点还能被人们回忆,那就是记者之欣慰,更是媒体之幸。

思想在实践中升华

湖北日报记者黄中朝

南水北调是我国优化水资源配置的一项战略性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南水北调是唯一被写入报告的全国性重点工程。

在踏访之前,我所了解的南水北调,都来自报刊杂志,接触的不少人,对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有不同观点和认识,以至于我也有一些疑惑:南水北调耗资巨大,工程合算吗?

经过万里踏访,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我这个从未为水而愁的南方人震惊了。

郑州市人均水资源仅有200多立方米,天津更少,才160多立方米。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以色列,人均水资源300多立方米,也比郑州、天津等城市多。位于海河流域9条河流末梢的天津,海河流域一年所有的降雨,被上游全部截留,没有一滴水流到下游天津,市民喝的都是黄河下游的污染水。

当我们说今年汉江洪水,丹江口水库弃水120亿立方米时,河北保定市水利局老局长吴梦哲眼中流露的是惊异、羡慕,渴望、无奈。老吴说:“你们弃掉的120亿立方米水,要是放在河北,该要解决多大的问题?”

在北京,我们听说,密云水库的水位竟成了国外报纸的新闻。国外报道称,2008年奥运会,北京将无水可供。

可见,南水北调,不仅具有生态意义,还具有政治意义。

思想,在实践中升华。我为能参与此次报道,为南水北调鼓与呼而倍感庆幸。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