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认证工作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以及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举措。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年前的今天,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正式挂牌成立。一年来,CQC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要务,以全新的举措,不断开创认证工作新局面。
坚持国家利益第一,以实际行动全力推动3C认证。CQC作为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9家承担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的认证机构之一,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以为国家负责、为消费者负责的精神,从完成国家政治任务的高度来认识和做好3C认证工作。
一、在国家认监委的指导下,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了多场3C认证程序说明会,其中在国内就举办了100多场。这100多场说明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其他较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目的是通过有关法律法规的宣讲和认证程序的介绍,促使这些企业尽快提出认证申请。
二、尽量缩短认证周期。根据规定,3C认证的周期在90天以内。为加快认证进程,缩短认证周期,CQC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了3C认证在线申请系统,网上办理3C认证业务。这项业务的开展,得到了众多企业,尤其是国外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业的欢迎。CQC受理的国外企业的3C认证申请,全都在网上进行。同时,CQC与签约实验室之间的信息传递,包括检测数据的传输也都在网上进行,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缩短了工作周期。
三、在中、小企业集中地区现场受理认证申请。自2002年10月份起,CQC先后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四川、重庆、山东等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区设立了多个现场受理点,既方便了这些企业,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又加快了认证进程。仅在广东省,两周的时间就受理了上千份3C认证申请。而CQC在各地进行现场办公所发生的费用全部由CQC承担。
截止到2003年4月20日,CQC共向1万多家国内外企业颁发3C认证证书40000余张。原获得CCEE或CCIB认证证书的企业,应该转换3C证书的,基本上已经转换或已提出申请。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看,已获3C认证的产品达到了70%至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