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1月2日电(汤进为、郭嘉轩)长江水利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日前在昆明举行了《滇中调水工程规划》合同签字仪式,这标志着 “滇中调水工程”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云南省境内河流众多,人均水资源量517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但由于时空分布的差异,水资源短缺问题仍然存在。滇中地区地处金沙江、澜沧江、南盘江及红河四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包括昆明、玉溪、楚雄、大理、曲靖、红河及丽江7个地(市、州)的49个县(市、区),约占全省1/4的面积,却集中了全省1/3的人口及2/3的国民生产总值。然而,滇中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1700立方米,属于用水紧张地区,缺水最严重的滇池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成为滇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作为流域机构的长江水利委员会,在1960年编制的《金沙江流域规划意见》、1990年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以及最近的《金沙江干流综合规划报告》中,都把“滇中调水”作为金沙江治理开发的主要任务之一。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认为,设计中的“滇中引水工程”总长400多公里,总投资接近300亿元,工程规模宏大、技术复杂,必须对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专家介绍,“滇中调水工程”将在滇西北虎跳峡水电开发的同时,年调水20亿-30亿立方米进入滇中地区,从根本上解决滇中缺水的问题。当虎跳峡水利枢纽在正常高水位2012米时,总库容378亿立方米,可实现部分自流到滇中的目标;如果水位升到2030米以上,则可以完全自流到滇中地区。
记者从云南省滇中调水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小组获悉,预计工程初步规划将可在1年内完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