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环保总局获悉,全国人大环资委听取了总局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环保治污方案汇报。有关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全国人大环资委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早介入、早知道、早调研、早调整”。据悉,全国人大环资委不日将派出两个调研组,分别就东线、中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研。
据有关人士介绍,关于两线工程环境保护工作,中线的环境规划、东线的面源污染治理、两线的面源污染治理比例、土壤污染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等,是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
有关人士认为,中线环境规划应加快制订,在当前东线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依照中线输水所经流域的具体情况,制订出科学严谨的可行方案,为中线工程高质量的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南水北调东线面源治理的力度应该加强。由于东线沿途要经过大量农业灌溉区,区域化肥使用量大,流失严重,富营养化将成为沿线水源的主要污染问题之一。据有关资料,东线输水干线规划区内的46个控制断面中,有36个控制断面氨氮浓度超标。2000年的数据显示,东线全年29.51亿吨的废水排放量中氨氮排放总量为13.5万吨。
对于治污措施中的一些面源治理比例应进一步校正、调整,借鉴东线工程及三峡工程已取得的宝贵经验,制订出措施性更强的的治理方案,严格控制氨氮、高锰酸盐的排放,形成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防治系统。
此外,土壤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应引起重视,然而我国至今没有相关的环境本底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将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
结构性污染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有关人士认为,应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防治结构性污染。结合各地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建设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调水沿线要搞好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同时各地还要加大绿化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确保沿线各地的水源永远是一泓清水,努力使调水渠道成为清水走廊、绿色长廊。
据介绍,今年国家环保总局将严格落实东线工程的治理规划,按照流域情况划分出53个控制单元,与当地政府逐个制订具体的治污方案,逐个落实,并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其中41个子单元将于2004~2007年完成。江苏省不牢河及山东省大汶河、城郭河3个主要污染控制单元的治理工作将在近期内开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