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我国轮胎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4-01-07 10:55   来源:中国重型汽车与工程机械商务网

2003年,我国轮胎工业积极应对资源不足,天然胶、合成胶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不利因素的挑战,有效地抓住了汽车工业和工程机械工业持续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轮胎市场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通过科学地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

2003年,我国轮胎工业积极应对资源不足,天然胶、合成胶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不利因素的挑战,有效地抓住了汽车工业和工程机械工业持续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轮胎市场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通过科学地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了轮胎工业持续健康大发展。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企业走出逆境,初步形成了独有的竞争力,已成为全行业对国家贡献最大的生力军。其中上海、三角、成山、黄海、双星华青、贵州、华南、风神等8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逐步形成了知名品牌,确立了新的市场定位和市场优势,跨越式提升了生产集中度,较好地参与了全球化市场竞争。三资企业凭借技术、品牌和管理优势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去年国内外轮胎市场供需两旺,预计全国轮胎产量要达到1.4亿条,天然胶和合成胶消耗量要达到290万吨的规模。


去年形势分析


在国内外轮胎市场的强劲拉动下,轮胎行业去年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保持了高速发展。从经济运行情况看,产量、销售收入、出口交货值等参数均呈现大幅增长态势。虽然我国现有轮胎厂约325家,但是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46家会员单位的总产量却占到全国轮胎产量的80%以上。据这46家轮胎企业统计,去年1~9月经营情况以及分析如下:


1、产量分析。综合外胎产量7455.1万条,同比增长8.98%。其中全钢载重子午胎继续保持了相当高的增幅,同比增长高达63.98%,产量达到707.37万条,预计全国全钢载重子午胎的产量将要超过1100万条,再创历史新高。我国轮胎工业已经通过卓有成效的产品结构调整战略,大力加强产品创新活动巨大地推动了代表绿色、节约能源和高性能的子午线轮胎生产,目前子午胎产量已经占到轮胎总产量的46.54%。


2、销售收入分析。全行业实现销售总收入303.17亿元,比2002年250.02亿元增长了21.26%,其中子午胎销售收入高达133.13亿元,已经占到全部轮胎销售收入的43.91%。斜交胎的销售收入从2002年的157.5万元缓慢增加到170万元,增长率为7.95%;而子午胎的销售收入则从2002年的92.5万元猛增到133.1万元,增长率达到了43.92%。


3、出口和经济增长分析。1~9月轮胎出口交货量为2560.6万条,比上年同期的2304.1万条增长了11.13%;交货值同比也增长了23.93%,创造了出口创汇综合效益的新高。交货值的增长率远大于交货量的增长率表明我国轮胎工业通过结构调整,出口轮胎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有了很大提高。目前轮胎出口交货量已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34.35%,反映出我国轮胎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行业完成利润总额为10.34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0.36亿元相比略有下降,为0.18%的负增长率,也折射了橡胶等原材料涨价对轮胎工业的影响。斜交胎产量的增长率为-7.58%,而子午胎的增长率为37.25%说明我国轮胎行业产品结构在向子午化跨越性发展;斜交胎产量的增长率为-7.58%,而销售收入增加7.95%则说明大规格工程轮胎产量在大幅度提高;43.92%子午胎销售收入增长率远大于37.25%的子午胎产量增长率也反映出载重子午胎的大幅度增长势头更加强劲。


4、原材料涨价对行业的影响。原材料购进价格已经连续上涨11个月了,去年1~9月,天然橡胶因供不应求而上涨3.0%,其它原材料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虽然国家物资储备局向流通企业竞卖了25000吨天然橡胶,但是各种橡胶价格还是居高不下。再加上其它原材料价格的提高对轮胎制造业生产经营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只生产斜交胎的企业,大多数产品处在微利生产状态,有的企业为了不失去市场甚至还在亏损的状态下生产。轮胎企业如果不对产品价格进行适时的市场化调整,还会进一步扩大亏损。


市场前瞻


我国汽车业持续快速增长。去年1~9月,全国汽车生产达319.89万辆,同比增长36.20%。预计全年我国汽车产量在420万到430万辆之间,位居世界第四。我国经济发展强劲,轮胎企业正处于重要的机遇期,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公路建设的快速延伸,带动了轮胎市场的空前繁荣。2004年汽车业仍将保持25~30%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达到800万辆;此后汽车工业如保持年均5%~10%的增长速度,2020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1200万辆。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约为1850万辆,去年用于配套的轮胎约2000万条以上;预计2004年、2005年汽车保有量分别为2150万辆和2340万辆,用于维修替换轮胎分别为4000万套、4419万套。农用车去年产量要达到330万辆,全国农用车保有量达2000万辆,约需配套和维修替换农用胎2700万条以上。工程机械轮胎2004年预计约需230万条。


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的建设,对工程机械轮胎和载重车胎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另外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成功,将拉动能源、交通、农业等行业的增长,而汽车、工程机械、拖拉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将扩大对轮胎的需求。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预测,2004年轮胎总产量大约在1.5亿条左右。有关专家测算全国天然胶和合成胶消耗量可超过300万吨。全钢载重子午胎和半钢乘用子午胎将继续产销两旺,半钢轻卡子午胎保持平稳发展,工程轮胎和大规格农业轮胎产量持续提高,这些产品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斜交载重胎、斜交轻卡胎和斜交乘用胎市场萎缩,且市场竞争异常激烈。2005年我国轮胎需求量将达到l.6亿~l.7亿条,2010年轮胎产量将达到2.5亿条以上。由此可以知道近年来我国轮胎市场需求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世纪前10年,对我国轮胎行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我国轮胎企业面临的挑战和独特的竞争优势。从我国进入2003年度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的21家企业的轮胎销售额总额来看只达到45.6亿美元,仅占全球706亿美元销售总额的6.45%,其中我国内地入围的16家企业轮胎销售额总额只有32.9亿美元。而世界三巨头的米其林轮胎销售额高达138亿美元、普利司通销售额约135亿美元、固特异轮胎销售额也达到123亿美元。三巨头销售额总额就高达395.167亿美元,占全球轮胎销售份额的56%。排行前11家轮胎公司的销售额合计为578.42亿美元,占世界轮胎销售总额的81.9%。由此可以知道我国轮胎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与国际大公司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技术方面,国际大公司轮胎的原材料消耗比我国企业低5%~15%,轮胎的国际价格却比我们高30%以上,有的高性能轮胎我们还是空白。这些对我国轮胎企业也是一个挑战。


许多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轮胎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与跨国公司进行广泛合作,较好地发挥了我们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优势和低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势。通过引进最新的全球轮胎制造技术,生产出了一流品质的轮胎产品,不但满足了我国对高档轮胎的需求,也出口到国外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使我国成为世界轮胎制造中心。三资轮胎企业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目前这些企业的轮胎生产量约占我国轮胎总产量的50%,其中子午胎约约占到70%以上的市场份额,主导着半钢乘用轮胎市场。但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轮胎企业较好地发挥了本土化的成本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牢固地控制着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国内市场,占据着全国载重子午线轮胎总产量的76%份额。中外合作实现了双赢共生,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新的一年里我国轮胎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和许多新考验。只要能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扬长避短,就能创造出独特的竞争力,使企业在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