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建设局正式发布了深圳大铲湾集装箱码头陆域工程公开招标信息,同时,投资发展方有关该港区海域使用公告也见诸报端,深圳再造一个“深圳港”的大手笔工程正式启动。大铲湾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港池航道的疏浚和陆域形成的吹填工程预计4月1日开工,2007年3月31日竣工。
发展“逼”大铲湾提前上马
大铲湾位于深圳西部后海湾,深圳市政府将其规划为深圳港远期发展港区之一,港区规划为以集装箱和通用码头为主的商业港区和临港工业区,在规划的大铲岛东南端,建设深圳大铲岛油气储运工程。大铲湾集装箱码头工程是深圳市港口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原计划在2010年以后开始建设,但由于近年来深圳集装箱吞吐量发展得太快,市政府提前到去年开始筹备上马,以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去年3月,《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水陆域详规》如期通过专家评审。
一期工程将建五个泊位
据了解,按照有关规划,大铲湾将建设15个以上的集装箱泊位,码头区为人工填成的单一大突堤,工程拟分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建设3个10万吨级和两个7万吨级全集装箱泊位,现有可用陆域面积约1平方公里。另外,将人工填海约5.5平方公里。
大铲湾集装箱码头所有泊位建成后,预计可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700万标箱,最终设计能力将达到1000万标箱,相当于深圳港现有的吞吐能力。届时,深圳港将构筑起以盐田港区、蛇口赤湾和妈湾整合体港区、大铲湾港区三足为支撑的未来发展新格局。
开发大铲湾是重大战略
开发建设大铲湾港区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实现将深圳建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的一大举措。深圳市交通局有关人士表示,未来6-20年内,深圳西部将会崛起一座现代化、规模化的深水港区,大铲湾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西部惟一可形成规模开发的深水港。
深圳曾预测,到2005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将达85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800万标箱,但就在上个月,深圳港货物吞吐量已超过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超过釜山和高雄,成为继香港、新加坡、上海之后的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枢纽港。到去年底,盐田港区二期工程已有7个泊位竣工,但码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深圳港发展的最大“瓶颈”。在这一背景下,大铲湾集装箱码头的上马颇受深港两地关注。
深港将联手打造大铲湾
据悉,大铲湾港区靠近西部港区和航空物流园区,又紧靠珠江口,加上深圳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将给大铲湾港区带来源源不断的货源。加上港口已成现代物流中最重要的节点,是发展国际物流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将为深圳现代物流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年设计集装箱吞吐量最终达1000万标箱的运输能力,将极大地提升深圳物流的速度和效能。
此次开发大铲湾港区,将由深圳港与香港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进行合作,是深港联手发展的又一典范。据介绍,早在2001年,深圳市政府就作出与香港携手开发建设大铲湾港区的决策,并成立深圳港大铲湾集装箱码头筹建办公室。2002年初,该筹建办与香港现代货箱码头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同年4月,深港双方即共同组成深圳港大铲湾现代港口发展有限公司筹建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