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网消息:历时 9 年之久的中国、俄罗斯和韩国三方的天然气管线项目谈判 ( 以下简称“伊尔库茨克供气项目” ) 终于结束长跑。如果无意外,中、俄、韩三方的代表, 11 月 14 日将在莫斯科签署相关的验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签署
其实突破的喜讯早在 10 月份就已经传出。 10 月底,英国石油公司 (BP) 的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在北京向外界透露,“我们和中国合作的一条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将在 11 月份完成谈判。”
BP 是伊尔库茨克供气项目俄方合作者之一 TNK — BP 公司的主要大股东。
11 月 11 日,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官员白荣春、中石油集团中俄油气合作工作委员会主席史训知、中石油集团外事局局长章欣率领的中方代表团离开北京,于当天抵达俄罗斯伊尔库茨克。
12 日下午,中、俄、韩三方在在伊尔库茨克的 BBC 酒店举行了伊尔库茨克供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仪式。
在仪式上,露西亚石油股份公司、中石油集团公司和韩国天然气公社负责项目资源、管道、市场及综合性可行性研究的三方负责人,分别签署了《开发科维克金凝析气田并通过管道向俄罗斯联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韩国市场供应天然气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向伊尔库茨克供气项目协调委员会正式提交。
在当天的提交仪式上,伊尔库茨克供气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方总负责人苗承武等三方代表分别报告了资源组、管道组、市场组和综合组的工作,并向协调委员会及与会者报告了气田储量和开发方案、管道施工建设方案、中国和韩国市场需求量以及项目的综合经济评价、法律税收、商业合作模式等内容。
三方在当天提交的伊尔库茨克供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了统一的框架方案。
而在 14 日莫斯科的会议上,三方将共同签署可研报告验收文件,伊尔库茨克项目供气、购气初步意向书及第六次协调委员会会议纪要。
由于在 11 日,相关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顺利签署,因此周五的协议签署,将不会有太多的悬念。
价格可能低于“西气东输”
11 日在伊尔库茨克举行的会议也是中俄韩三方的第 6 次项目协调会。伊尔库茨克供气项目研究,最早起源于 1994 年 11 月。但后来因为种种因素,项目一度搁置。一直到 2000 年年底,中俄双方又重新启动相关的谈判工作。这个时候,又加进了韩国,并且一度传闻有朝鲜的加盟:当时,韩国推动让输气管穿越朝鲜,因为这个项目不但可以帮助缓解朝鲜严重的能源短缺,还能化解其研发核武的野心所触发的危机。三方的谈判,从今年初开始提速:从 1 月 23 日至今,三方一共召开过 3 次协调会。
从此次参与该项目的验收报告签署的人员组成来看,朝鲜最终并没有被接纳,管线也可能不会穿越朝鲜,而是穿越中国及黄海到达韩国。
BP 中国的新闻发言人赵元衡在今年 7 月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曾介绍过这条管线的起点为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伊尔库茨克附近的科维克金 (Kovykta) 油气田,直达中国满洲里,随后兵分两路,一路通往大连,然后通过海底燃气管道直通韩国;一路直贯中国东北三省,辐射首都北京及环渤海湾的周边地区,直接通往中国华北五省二市。输气管预期长度为 4000 公里,年天燃气输送能力为 200 亿立方米左右,大于中国的“西气东输”的 120 亿方/年的设计容量。但其中将会有 100 亿方左右的天燃气转口大连港通过海底石油管道输往韩国。
有知情人士介绍,燃气管道的建设最早将于 2005 年开工。如果顺利,俄罗斯的燃气将有望于 2008 年以前顺利输往中国。
价格一直是这条管线的争执的焦点,因俄方曾经一度提出要加价。而据赵元衡的介绍,它可能低于中国“西气东输”的价格。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