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施瓦布在达沃斯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1月21日—25日,第三十四届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东北部的滑雪胜地达沃斯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21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这些人中,既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美国副总统切尼等政界要人,也包括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等全球著名企业家。他们共同就本届论坛的主题“建立安全与繁荣的伙伴关系”建言献策。
世界经济论坛原名欧洲管理论坛,是施瓦布先生于1971年在达沃斯创办的。因论坛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1976年改为会员制,1987年正式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尽管是非政府组织,论坛却拥有1000多家国际知名公司作为会员。今天,该论坛已成为全球政要、企业界和学术界人士研讨世界经济问题的最主要的非官方聚会场所,人们形象地把它比喻为“经济联合国”。在此次论坛开幕前夕,施瓦布先生在日内瓦湖畔的世界经济论坛总部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实际上,由于彼此的办公室只隔着一个莱蒙湖,记者与施瓦布先生经常碰面,也曾有过多次交谈,算得上是多年的老朋友了。那么,享有如此高国际威望的世界经济论坛之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当年又是怎么想起要创办这个论坛的呢?
能熟练使用4种语言
在记者的印象中,施瓦布先生既没有达官贵人的清高与傲慢,也不像有些富豪大亨那样爱摆阔,一切都很随意,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惟一吸引人的是他那光光的脑门,和那即便整天坐着也一定会挺直腰板的高大身躯。施瓦布曾告诉记者,他不爱打扮,更不稀罕什么名牌服饰。他最爱穿的是一套双排扣黑色西服,各种公开场合人们都能看到它。不过,他爱好却非常广泛,社会公益活动也很多。为了支持世界科技的创新与发展,他和妻子希尔德共同创立了一个基金。业余时间,他会带着妻子和儿女到阿尔卑斯山的滑雪胜地玩上几天。此外,施瓦布先生说,他还非常喜欢收集古董,尤其是中国古代陶瓷和老旧版本的圣经。
施瓦布先生1938年3月30日出生在德国的拉芬斯堡,早年就读于瑞士苏黎世高等技术工程学院和弗里堡大学,分别攻读机械学和经济学,后来又赴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肯尼迪学院深造,在那里先后获得机械工程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和公共管理学硕士学位。丰富的求学经历练就出了他的一身好本领———经常娴熟地交替使用德、法、英、意4种主要工作语言,来回答不同语种的提问者便是例证之一。
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学者
采访中,施瓦布先生告诉记者,上个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综合性大学里已经普遍设有企业管理的硕士甚至博士课程,然而在欧洲绝大多数国家的大学里,这种课程仍然凤毛麟角。施瓦布说,他在美国学习期间已经看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跨国公司将在今后世界经济总量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当时,美国公司由于擅长经营管理已经大有主宰欧洲市场的苗头,所以施瓦布于1971年邀请400位欧洲工商界的著名人士在瑞士发起成立了欧洲管理论坛,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新的管理模式来重塑欧洲跨国企业的形象。
1972年,施瓦布应邀担任日内瓦大学的教授。在此之前,他曾花3年时间参与了一家工业协会的组建工作。此外,他还在瑞士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从事过3年的高级管理工作。用施瓦布教授自己的话说,他“从不同的岗位上吸取了来自企业基层的第一手管理经验,这为日后创建经济论坛奠定了理论基幢。西方有研究机构称,从施瓦布先生的身上,他们能看到那种善于把握时代脉搏,积极组织大家建言献策,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因此,施瓦布先生被这些智囊称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学者”。自论坛成立以来,一年一度的年会从未中断过。
施瓦布眼里的中国经济
1981年,施瓦布先生第一次将100多名欧洲企业家带到中国,与中国企业家联合举办年一度的中国企业高峰会。这之后,他曾多次访问中国。施瓦布先生说,1997年10月的中国之行给他的印象最深,因为这次访问彻底改变了他对中国的印象。他在北京、广东、上海地亲眼目睹了中国因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与他原先想像差距最大的是,中国人吃、住方面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他看到广东农村由于发展了乡镇企业,农民不再单一务农,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他说,1997年的广东农民实际生活水平与欧洲农民相比已经相差不大。如果说有差距的话,那也只是私人小汽车的人均拥有率还不能与欧洲相比。
施瓦布先生告诉记者,多次中国之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前不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作了如下评价:中国不论从经济总量、技术条件还是人口因素考虑,都应该被视为世界大国。中国已经从一个被动的世界经济参与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参与者。被动参与意味着只是吸收投资,发展经济,但将来中国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经济,持续改革也进一步加快了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进程。他认为,在全球大多数地区经济增长趋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未来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力,而且经济实力有可能超过欧洲。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