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追梦人何振梁 中国奥运的推动者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4-02-05 11:01   来源:奥组委新闻

他是中国杰出的体育外交家;他是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动者;他是新中国与奥林匹克关系史的见证人;他曾参与了新中国体育对外交往的历次重大事件,经历了无数重要时刻,而他本人的经历,更是颇富传奇色彩……

他是中国杰出的体育外交家;他是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动者;他是新中国与奥林匹克关系史的见证人;他曾参与了新中国体育对外交往的历次重大事件,经历了无数重要时刻,而他本人的经历,更是颇富传奇色彩……

2001年7月13日,他终于了却一生中最大的心愿———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在古稀之年,他依然孜孜不倦,为奥林匹克事业贡献余生……

近日,记者走访了何振梁———这位中国人追梦奥运的象征性人物。

心系奥运工作不止

走进何振梁的家中,朴实的风格正像何振梁一贯的为人。见过何振梁很多次,但如此之近的感受何老先生的气韵却是头一回。

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后,何振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他为奥林匹克事业的工作却一刻也没有停止。

何振梁现在已经不再担任国际奥委会的执委,而是一般委员,但他仍然是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以及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他现在的心愿,一是把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的工作做好,让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更扎扎实实;二是在中国全面登上世界体育舞台的中心后,协助培养更多更好的活跃于国际舞台的有能力、有影响的人才,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使2008年奥运会真正成为奥运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效劳。

何振梁现在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长年在世界各地奔波,国际奥委会的许多工作也是在国内完成。由于国际奥委会总部与北京的时差关系,何振梁与国际奥委会的联络时常要在晚间进行,于是,何振梁的家也就成了他办公的地方。除了国际奥委会的工作,何振梁还在北京奥组委担任顾问。此外,何振梁还在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高校兼任教授,传播奥林匹克文化。

满怀期望北京超越

2001年7月13日的莫斯科,何振梁留下了这段铭刻于史册的声音:

“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无论你们今天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载入史册,但是只有一种决定可以创造历史”;“选择北京,你们将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将奥运会带到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让十多亿人民有机会用他们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运动服务”;“如果你们把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能够授予北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7年后的北京,将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在莫斯科的投票之夜,中国代表团一出现,就让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和全球亿万观众领略到“新北京”的风采。

如今,北京正在积极筹办2008年奥运会,对于北京2008的表现,何振梁有着太多的期望。谈到北京奥运筹备与其他奥运会相比较有哪些差距,何振梁认为差距这个提法不适用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相反我们的筹备工作十分出色,多次受到国际奥委会的表扬。这位与外国打了半个多世纪交道的老人说,自卑和狂妄都不足取。就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来说,其进展之快、之有条不紊远远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届,当然,我们还需要借鉴学习别人的经验和长处。“北京奥组会的工作不是关起门来自己搞,而是必须与国际打交道。在交流过程中,必然产生摩擦和矛盾,但如果能处理好这个关系,也就是中国进一步走向开放的一个好机会。”

“筹办奥运会还应该是一个契机,向国际社会学习一些好的东西,推动我们在工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我们奥组委的任何部门都要放在世界环境里,要经得起世界标准的检验。为此,我们有些思维和习惯应该有新改变。”

何振梁说,办一届最出色的奥运会是我们向全世界的承诺,也是我们对各项工作的要求。我们是否充分兑现了承诺,最后要由别人来评价。

最是难忘申奥历程

何振梁从1955年结缘体育到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在近五十年走向体育、走向奥运的过程中,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体育外交家,成了中国人追梦奥运的象征性人物。回顾这段历程,何振梁感慨万千。

他自己并不认为这46年的每一天都在为走向奥运而奠基,但千千万万中国人还是把每一天都与他紧紧联系在一起。

1993年第一次申奥,与成功擦肩而过;2001年第二次申奥成功,十年奥运梦圆,那一夜何振梁喜极而泣。一个上升的大国终于与奥林匹克相连。为了这个目标,何振梁兢兢业业,叙写了无数个不朽的传奇。

谈到这许多年追梦奥运的体育外交历程,何振梁感触最深的就是“弱国无外交”,“1979年以前,我们实在太难了。”何振梁用连续3声“压抑”来形容当时他工作的国际环境。

“从我个人感受上讲,两次申奥的变化更反映了国家的进步。2001年的北京底气更足。”何振梁这样回忆。国际奥委会的一位委员在北京成功后坦率地对何振梁说:“我上次没有投北京的票,而投给了悉尼,主要原因是根据欧洲前社会主义各国的动荡,担心中国的前途不确定。但是8年来中国的发展证明我错了,我这次要投北京一票。”何振梁说,这其实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同时也说明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

“2008年奥运会标志着中国将进一步与世界相结合。而世界则将对中国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碰撞甚至摩擦在所难免。但只要大家都怀有互相尊重的诚意,这样的碰撞有利于促进相互理解;这样的摩擦或许会导致新的理解的产生。总之,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融合是不可阻挡的。”

在北京赢得奥运主办权后,中国也为拥有何振梁这样一位出色的令人尊重的体育外交家而感到自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朱凯)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