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国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消费和收入水平逐步提高。2000-2001年,西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9%,高于全国平均11.6%的增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比1999年的7.2%还快。2002年1-9月,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8%。2001-2002年,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实际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6%。今后,西部广大地区要保持更好的发展势头,必须进一步开拓发展思路。
李子彬提出,近几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验表明,西部开发要立足于当地实际,不能盲目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区域开发模式和照搬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模式,必须研究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特别要采取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加快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
李子彬说,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进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问题和难点,如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科技教育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人才资源不足等。解决这些问题和难点,只有依靠加快经济发展,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规划西部大开发的长远目标,用发展的思路制定开发的具体方针,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开发中遇到的问题。要着眼于发展先进生产力,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李子彬分析,西部开发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集中力量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草地恢复与建设、江河上游水污染治理、中心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工程,从根本上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其二,必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科技教育是保障,人才是关键。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质量、经济效益和经济竞争力,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带动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力争实现西部地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其三,要把深化改革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持久动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破除长期计划经济和封闭经济时期形成的传统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在改革中求进步,在创新中求发展。通过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制和机制。这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该干哪些,不应该干哪些,把该干的事情学会、办好。把企业的权限还给企业,把一部分职能划给社会中介组织。
其四,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开发。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必须树立国内外统一大市场的观念,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改革。要把建设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工作,在逐步改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重点改善投资的软环境。努力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要加强西部地区同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把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与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市场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结构。要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领域,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有效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的优惠贷款。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好地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来促进西部开发。
其五,努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李子彬特别还强调,开发好西部要坚持为民谋利,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出发点,也是西部大开发的归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既要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切实加强关系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重点工程建设,又要考虑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的饮水、行路、用电困难,积极发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事业,使西部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在西部大开发中得到好处和实惠,调动并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参加西部大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奋斗,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