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各校区二期标志性重点建筑方案初步敲定。各个学校的“招牌”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预计均将于6月完成施工图设计,7月开始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当天评审的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州大学等三所大学共5个标段的标志性建筑,专家在35个参选方案中初步评选出5个设计方案。据悉,其他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早在一期方案评审中已确定。
广州大学:行政中心拒绝“冰冷”要活泼
广州大学的“招牌”建筑也分两“群”:一为该校图书馆、信息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等连体建筑;二为大学行政中心。第一组群建筑中,一条充满活力的“信息廊”从教学区穿过生活服务中心,“信息廊”和宽10米的生态景观平台将跨过中环路。
行政中心包括校行政办公楼和大部分院系的行政办公楼,在建筑立面设计上崇尚稳重大方而不失活泼的原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园“金三角”映衬碧水绿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这次参加评选的有两个标志性建筑:一个是校级行政办公楼及院系办公楼、会议中心专家楼;另一个主要围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艺术楼、会堂、图书馆建筑组群开展。
第一组群建筑位于小谷围岛北部,东北接外环路,西南接中环路。设计中一条景观轴从东西贯穿南北,两个行政大楼呈环抱之势,体现稳重大方又富朝气的行政区。
第二组群正对广外校区的形象入口,其U形的艺术楼与三角图书馆、铲形会堂相依而居,映衬着碧水绿树,构成广外校园的“金三角”。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