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巩义市总投资7997万元、惠及大峪沟、竹林、小关、新中、米河等五镇18.86万居民的大型引黄工程31公里长的地下主管道日前铺设完毕,竹林镇调蓄池已实现蓄水,部分居民已经吃上了自来水。预计年底前,五镇的水荒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居民都能喝上自来水。
大峪沟、竹林、小关、新中、米河等五镇位于巩义东部,地属浅山丘陵区,近年来因乡镇企业及民营经济的异军突起,迅速成为巩义经济发展的强镇。然而,该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不仅工业用水要靠汽车外运,就连辖区居民的吃水也要靠肩挑车拉。加之近年来地下煤矿采空区的扩大,水资源严重匮乏问题日益突出,给五镇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障碍。
为彻底解决五镇的吃水难问题,巩义市早在2002年就组织专家对“引黄”的可能性进行论证、勘察,并于去年7月正式实施了这项大型民心工程。
该工程以沿黄的南河渡镇石板沟黄河滩地下水为水源,对地下水进行四级加压,然后通过穿越30公里山岭湖泊的地下管道,输送到高处的竹林镇,再通过管道自流进入5个镇的72个行政村居民家中。共计划在黄河滩打井8眼,建泵站4处,达到日供水能力2万吨。全线共铺设输水管道41.6公里,建设调蓄池12座,蓄水总量2.1万立方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