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风尘一路歌。“南水北调中线行———首都媒体河南采风”团告别郑州,4月19日下午抵达南水北调的源头南阳淅川县。
淅川位于豫西南边陲,是豫鄂陕三省的交界处,在古时就是“上通秦川、下达鄂襄”的主要通道,境内水资源丰富,丹江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湖,水域400平方公里,蓄水量200亿立方米,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
4月19日下午,是淅川一个难得的好日子,暮春时节,绿肥红瘦,山岗上的槐花如雪似霞,田野里的麦子正在抽穗拔节。采访团21个记者,大部分没来过南阳,他们一路上好奇地问东问西。采访团首先来到了干渠的渠首。渠道位于九重乡的陶岔村一侧,巍巍水闸,尽管已建成了30多年,历经风吹雨打,但仍不失其气势,不掩“天下第一渠首”的美誉。
渠首工程是当地群众于上世纪的60年代以“远景南水北调,近期引丹灌溉”为蓝图,历时6载建成的。为保证渠首水质永久洁净,淅川在陶岔村建设了1万亩的生态林。记者们漫步在4公里长的引水干渠上,只见大渠两岸松柏蔽日,绿草匝地,鸟啼婉转,令人心醉。干渠的水如绸似缎,鸟飞长空,鱼翔浅底,一片生机。
从渠首溯流而上4公里,一片碧绿苍茫的广阔水面出现在记者们眼前,导游告诉大家,这就是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
正当大家凝神注视温润如玉的湖水时,淅川县县委书记王中指着船行驶过的地方说:“我们的脚下就是过去的老县城,今天大家住宿的县城是60年代新建的。”看到大伙惊讶的眼神,王中又告诉了大家一组更加惊心动魄的数字:丹江水库淹没了淅川县362平方公里土地,其中耕地28.51万亩,占当时全县总耕地面积的55%。淹没了淅川县城和14个集镇,先后动迁了20.96万人。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淅川新增淹没面积22.96万亩,占工程总淹没面积的47%。还要安置14.3万移民。滚滚长江东逝水,淘尽淅川风流。面对一串串沉重的数字,有说有笑的记者们出现了少有的沉默。北京现代商报的沈衍琪说:“不到淅川,真的不了解淅川人为了给北京送上洁净的水,付出了多少。”
在九重乡的苏庄,来自首都的记者们再一次感受了库区人民博大的胸襟。一位村民说,北京是首都,那里没水咋行,政府说让搬到哪儿咱就搬到哪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采访时,不少记者的眼眶一次次地湿润了。河南人民的质朴,河南人民的情怀深深感动了他们。
湖水悠悠,情思悠悠。离开丹江口水库之前,记者们从丹江水库中舀起湖水,喝了起来,这水真甜,一直甜到每一个人心里。②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