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博会对日本GDP和人均GDP的影响
在整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GDP年平均增长率几乎达到了10%以上,其中尤以1967———1970年增长最快,年平均增长率都在17%以上,到1970年达到最高值21.2%,人均GDP的情况也基本一致。由此可推测,大阪世博会对日本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2、世博会对大阪府财政收支水平的影响
与GDP相似,地区的财政水平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1961年大阪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为814亿和762亿日元,到1986年,这两组数字分别上升到2782亿和
2685亿日元。随后大阪府财政收支水平不断上升,到了1977年,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达9692亿和9764亿日元,说明大阪世博会对当地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3、世博会在就业、交通、快餐业等方面的影响
据统计,大阪市和大阪府的就业人口在开始申办世博会的1965年,比率分别为50.73%和48.66%。而到了世博启动的1968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上升到了58.19%和59.88%,分别比1965年增长了8个和11个百分点。在世博会举行的1970年,这两个数字达到了顶峰,分别为64.14%和63.45%,此后一直稳定在60%左右。由此可见,世博会的举办对大阪市和大阪府的就业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大阪世博会还吸引了大量的道路建设投资。在世博会筹备的三年(1968、1969、1970)中,日本政府用于铁路的投资平均每年在2000亿—3000亿日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2%—3%。对于公路的投资基本维持在每年2000亿日元左右,占当年财政收入的2%左右,其中,对于大阪周围重要道路之一的阪神高速公路的投资额占总投资的15%以上。
4、形成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通过举办世博会,日本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鼎盛期,也孕育形成了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日本借举办世博会的机会,以大阪市作为关西地带的中心城市,在产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进行“关西一体化”的尝试。
一是推动大阪市向后工业城市的新目标———国际集客城市发展。主要是通过建设轨道交通、高档住宅等基础设施,建立商业设施、旅游景点、文化交流场所及商务活动中心等,完善国际级环境和人际交往环境。从1970年世博会至今建设了许多著名的商业街区和独特的地下购物中心,进一步提高了大阪市的魅力。
二是在保持各城市产业独特性的同时,对关西地区的产业进行了大幅度的结构调整。由原先的重工业产业为中心转变为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物流产业、商贸产业、会展产业、金融服务产业、环保产业和中介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化步伐,形成以大阪为中心,半径约50公里范围内的大阪城市圈,并以整个亚洲庞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为背景,开展旺盛的贸易经济活动。
目前,大阪成为仅次于东京的商务交易、金融、信息交流的中枢,成为世界的市场中心、资源配置中心和全球服务中心,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体系更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