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青藏铁路沿线采访时发现,一些民工抱着“西部大开发、我们去淘金”的思想到西部打工,但是由于期望值高、劳动技能低、信息不畅,最后进退两难。有关专家建议劳务输出省份要加强宣传、引导,避免盲目“淘金潮”。
河南省农民牛建生今年找了20多位老乡,一起到西藏打工。走到西藏当雄县时,他们找到中铁十五局,要求在当地的青藏铁路工地上打工。在试用期还没满时,他们施工的浆砌片石质量就不过关。中铁十五局在清退这些民工时,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困难,除计算了200立方米的工程量合10600元外,还额外给每个民工300元返乡路费,同时民工们每天10元的伙食费也未从中扣除。这样,每个民工能拿到700多元,扣除往返路费,他们这趟成了白费气力的赔本买卖。
“这些民工并不是不能吃苦,主要问题是期望值高、劳动技能低、信息不畅。”中铁十五局青藏铁路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张启亮说。“其次,西部什么地方有什么活他们能干的,要做那些准备工作,这些重要信息最多只有老乡之间的口信相告,此外也没有谁去指导他们。”
张启亮说,修建青藏铁路始终把施工质量放在第一位,因此对参建民工的技能要求也相对较高。实际上,熟练工人一天还是能拿到100元左右的收入,可农民工做的活却大都要返工。
在中铁十五局指挥部,记者刚好碰到西藏山南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索朗多吉,他正介绍50名藏族群众到十五局打工,并向用工单位详细介绍了务工者各自的技能情况……
索朗多吉告诉记者,现在西部开发工程多,但是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山南地区为此加强了对民工的技能培训,特别是针对一些重点工程需要的工种培训,并加强与建设单位的信息沟通。他建议劳务输出省份应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同时对民工的心理预期要有合理的引导,既要让他们积极投入到西部开发的建设中去,又不要盲目乐观。“要揽瓷器活,先磨金刚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