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办奥运会不仅会对主办国、主办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而且对带动主办国体育产业成长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首先,从举办过奥运会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汉城和巴塞罗那以及悉尼奥运会后,举办国家的体育产业都获得了长足发展,韩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已经成为体育产业强国。韩国从1988-1999年,每年体育产业的增长从不足30亿美元增长到90.4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8%,年增长速度为12%。在澳大利亚,据澳大利亚体育联合会调查,在取得主办权后,1995年至1996年,澳大利亚全国体育产业总值占GDP的0.6%;1998年,这一数字上升到GDP的1%,在113个产业行业中居25位。到了1999年,即奥运会举办的前一年,澳大利亚的体育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上升到接近3%,在世界各国中居于榜首。奥运会为澳大利亚的体育产业带来了持续发展的契机。反观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2003年我国体育产业占GDP比重不到0.3%,即使北京也只有1.6%,发展空间巨大。
其次,新世纪中国经济步入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人均收入水平达到1000美元的新时期,资本效率和劳动效率都比较高的第三产业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源动力,经济结构调整表现出产业结构轻型化、娱乐化的市场化趋势。而体育是以人为本,追求生活品位和质量的文化活动,是代表激情、力量、健康、愉悦、时尚的文化符号。体育的这种品质和象征意义,在商品短缺的计划经济时代,缺乏市场价值和经济学意义,但是在买方市场和通货紧缩几乎成为经济运行常态的竞争性市场经济时代,它们就成为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经济资源。体育与经济的互动、融合,由此也就有了实际的接口。
最后,从奥运经济本身运行规律来看,一方面,奥运会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多种参与体育营销的选择机会,其中既有适合具备相当实力企业的国际顶级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的赞助计划,也有适合中小企业的特许权经营计划;另一方面,以往举办奥运会的经验表明,所谓奥运后期出现的“低谷效应”克服的关键在于举办国能否借助奥运发展起本国体育产业,扩大国内体育消费品的有效供给,惟此才能充分利用奥运期间急剧扩张的体育基础设施,满足举办期间由于奥运会刺激起来的国民对体育商品的需求,因此近几届奥运会主办国家都把加速发展本国体育产业作为奥运经济的重要政策目标。
总之,奥运会是当今全球最大体育产业开发项目,在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体育、文化、环境中,体育无疑是龙头,与此同时,举办奥运会是否能够加速发展举办国的体育产业也是国际奥委会评价历次奥运会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可见,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体育产业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挑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