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马正其表示,随着三峡蓄水发电、移民搬迁和后期扶持的深入开展,基础条件差、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三峡库区迎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多年以来,由于交通通讯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三峡库区位列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三峡重庆库区22个区县中,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区县就达14个。
马正其分析说,三峡工程给三峡库区经济带来发展良机。首先,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使沉寂多年的库区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三峡库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了全国的大事,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这是库区发展不可多得的政治优势。其次三峡工程建设以来,国家巨额资金的投入,结合移民搬迁和企业重组、城市建设、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三峡库区人民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了库区的基础条件,为库区的经济腾飞建立了新的发展平台。同时,三峡工程促进了对外开放,使三峡库区成为西部与东部接轨的先行地区。交通设施的改善、全国对口支援的开展,使三峡库区较早地接触和吸纳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观念和管理经验。三峡移民工程建设使三峡库区经济从以农业为主导、比较落后、传统的经济,被迅速推向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
三峡库区蕴藏着丰富的岩盐和天然气,具有发展盐气化工的独特优势;库区的温光条件、特殊的地形,特别适宜种植柑橘、中药材等,有利于食品加工业和医药工业的发展;新三峡新景观,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马正其说,库区将抓住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把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放到重要位置,以资源换产业,做好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文章。
三峡移民搬迁和三峡工程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三峡库区经济的发展。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不仅可以防洪发电,而且推动了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马正其介绍说,通过10多年的开发性移民,库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个三峡库区固定资产投资每年达60亿-70亿元,大大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拉动了GDP的增长。近几年固定投资、GDP的增长高于重庆市平均增长水平。库区的8个县(区)城已经实现了整体搬迁和部分搬迁,展现在我们面前确实是山川秀美、新楼林立,到处新桥新路新房的景象,这都是三峡工程给库区带来的大转机。
三峡库区原来是以农业为主导的半自给自足型经济,在三峡工程的带动作用下,现在二、三产业已成为三峡库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一批有市场竞争力、富有三峡特色的名牌企业在三峡库区诞生。目前,三峡库区农民的消费能力明显提高,广播、电视、电话等电器消费已经逐渐走进农民家庭。三峡库区社会进步也比较明显,三峡库区人均拥有大学生比例有很大提高,库区中心城市万州的人均大学生比重已经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马正其满怀信心的告诉记者:“在三峡工程的历史机遇面前,三峡库区将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通过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将这里建设成为生态经济的先行区。在不久的将来,三峡库区将隆起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又一个经济高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