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九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2012年)的主办权,此次国际性会议将在中国成都隆重召开。昨日,记者采访了此次申办团灵魂人物、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主席,于本月3日获得第5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100万元奖金的材料科学专家、两院院士师昌绪,以及申办团团长四川大学张兴栋教授,了解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已84岁高龄的师昌绪,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5月16日,中国申办团100余人奔赴悉尼,由四川大学张兴栋教授任团长,师昌绪“领兵挂帅”坐镇指挥全局。
5月17日,抵达悉尼后,申办团成员立即着手布置展台。当获悉韩国汉城也将参加此次的申办竞争,对方的科技实力及城市现代化水平不由令我国申办团人员感到一种压力。
5月18日,申办团主要发言人再次进行预演,发现陈述答辩还有不足之处。师昌绪当即组织人员马上对发言稿进行整理、修改,翻查相关资料,一直不眠不休地奋战44小时,到5月20日凌晨终于全部整理完毕。此时,距离答辩时间只有1个小时了。
进入答辩会现场时,我国申办团的几名发言人全部不带翻译,直接用英语进行现场答辩、陈述,并最终如愿以偿。
这次我国申办成功,师昌绪院士在接受采访时感慨万千:1988年第三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举办时,我国仅有10来篇专业论文、寥寥数位代表参会扮演着一个陪衬角色,1996年和2000年的申办也均以失败告终。经过不懈地努力,第七次大会我国大陆地区的论文投递量就升到122篇,出席大会的代表也达122余人,名列第四,并在大会主要机构出任要职。
师昌绪院士欣喜地说:“这不能不说明我国生物材料有了迅猛发展。”师昌绪院士表示,此次的申办成功,对中国、对成都来说,都是一个机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