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城乡面貌有了较大改善,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边疆稳固的有力措施。
5年前的今天,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西安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动员令。今天,在陕西省委、省政府举行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开发办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子彬列举数字和事例,说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给西部地区带来的新发展、新变化:
——中央加大了向西部资金投入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00年以来,中央累计投入财政性建设资金3600亿元,其中长期建设国债2200亿元。交通干线、水利枢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相继开工,50个重点工程总投资规模7300多亿元。其中,新增公路通车里程7.5万公里;建设铁路新线、复线和电气化线路4570多公里;新建和改扩建机场30个,其中峻工15个,在建15个;西电东送工程累计建成投产电源规模1500万千瓦,新增输变电线路5000万公里;西气东输工程东段已全面建成,已经向四省一市商业供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县乡道路建设不断加强;送电到乡工程解决了969个无电乡的通电问题;农村饮水工程解决了2600万人的饮水问题;广播电视到村工程的实施使西部行政村通广播电视的比例达到97%以上。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显著加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全面启动。至2003年底,西部地区累计退耕还林1.08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2亿亩。天然林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不断深入。共开工建设城市环保项目293个,总投资268亿元,累计完成180亿元。三峡库区水污染治理、塔里木河、黑河综合治理初见成效,两河下游胡杨林开始复活。
——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事业加快发展,人才开发力度加大。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向西部地区倾斜力度加大;国家累计向西部安排科技项目2100个,高新技术示范项目230个,建设科研基地18个,同时支持西部地区建设260多所贫困县医院、290多个血站和血液中心、800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备了1190多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累计东西部干部交流2300多人(其中省部级干部76人),培训西部地区干部4.5万人次。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对外开放和东西部经济合作不断加强。能源、矿产、旅游、农牧业进一步得到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加大,据统计,东部一些省市到西部地区投资达1000多亿元。西部地区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5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近100家在西部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
李子彬说,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突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严重滞后,各类人才不足,且人才流失的现象尚在继续;改革开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吸引国内外市场资金的能力较差;投资环境特别是投资软环境亟待改善。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李子彬认为,新时期、新阶段,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集中力量解决关系西部地区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国家的政策支持与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加快培育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