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旬,淤塞近30年,可灌溉莆田城厢、荔城两区6.4万亩耕地的莆田北洋干渠抢修工程启动。
建于宋代的木兰陂是我省目前保持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古陂分为南北渠, 南渠灌溉莆田南洋7万多亩耕地,北渠灌溉北洋6.4万亩耕地,为莆田的农业生产和排洪排涝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北渠河道沿 途违章建筑多,垃圾成堆,河床淤积,不但丧失灌溉排涝功能,而且臭气、污水严重污染了市区。针对这种情况,今年冬春修一开始,莆 田市财政挤出1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城厢和荔城两区也分别出资出力,沿河全线统一行动,投入抢修北渠大会战。
在沿线现场可以看到,长达10.4公里的抢修干线,各施工段都在加班加点。城 厢、荔城两区采取“承包与投劳结合”、“清淤与清障结合”的方法,施工队尽力争时间、赶速度。屿上段长达1090米渠道平均淤积 1.2米,清理难度很大。城厢区迎难而上,不到一个月已清淤600米、清除土方2000多立方。荔城区每天投入3台挖掘机、5台 污泥泵和13辆自卸运输车,采取“分点施工,两头推进”的办法,提前完成护城河段的清淤任务。
目前,北渠抢修工程已完成近50%,预计工程可在元旦前提前竣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