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莫 及 嘉宾:华夏证券研究所 郑贤玲
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
主持人:工程机械行业在经历4年高速增长后,到2004年第二季度,由于受宏观调控影响而出现下滑。那么,这种影响有多大?
郑贤玲:这一次宏观调控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于处于快速发展的工程机械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这不仅仅是短期的业绩下滑,而且使企业正常的发展计划遭遇了较大程度的破坏。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土地资源的限制、银行收紧信贷使客户支付能力下降影响产品销售;另一方面,工程企业资金紧张可能导致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应收账款困难,坏账比例增加。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除了正在扩建的项目搁浅以外,企业资金来源也难以按原计划的得到保障,融资也可能出现困难。
当然,宏观调控对工程机械行业也并非尽是负面影响,站在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来看,国内工程机械企业过度分散、良莠不齐,行业需要通过整合来提高集中度,改善竞争环境。在行情好的时候,大部分企业都可以赚钱,优势企业也忙于生产疏于内部管理,行业出现调整有利于工程机械行业内整合和企业内部管理的完善。
面对收购兼并大趋势
主持人:2003年以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生了一系列的重组并购,有同行业的整合,也有跨行业的并购,有国内企业的联合,也有与外资的合作。重组并购在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工程机械行业的主题,那么,它对这个行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郑贤玲:国内工程机械过度竞争的局面必然导致大量的收购兼并,这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遗憾的是大部分企业都选择行业景气高点进行收购兼并显得缺乏理性。在行业景气高点时进行的重组并购对收购方来说显然要比行业低谷时的收购成本要高得多,重组双方谈判的筹码也不一样,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大部分缺乏经验和实力,等到这次宏观调控可能出现行业整合机会时,大部分企业都没有了可以用来收购的资金。
而在这一点上,国外企业显得要比国内企业有经验得多,尽管卡特彼勒等跨国公司对中国同行已经窥视多年,但他们的收购兼并始终都很谨慎,预计未来几年国外企业将在行业处于相对底部时实施低成本收购,并将大大改变行业内的竞争格局。
总体向上趋势不会改变
主持人:有观点认为,宏观调控具有时段性和过渡性,未来10年工程机械行业总体向上的趋势不会改变,您怎么认为?
郑贤玲:这一点其实在行业内基本上形成了共识。城镇化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在未来10年乃至20年以内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宏观调控主要是根据能源供应的瓶颈所采取的短期缓冲措施,而不是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停止。宏观调控对前两年爆发性增长的态势肯定形成了较大的影响。近期除房地产项目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能源采掘用装备需求下降以外,国家大的工程项目都在有条不紊地实施。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的项目也已经启动;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的目标也不会改变,工程机械的需求仍然较大,只是政府对全社会发展的节奏进行了调整,工程机械行业将回归到理性增长。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外资融合的过程中逐渐成熟,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土地成本优势,未来面对的市场不仅是国内市场,而是全球市场。所以,我认为,工程机械企业遭遇寒流创伤将是短期的。但此次调整可能改变行业内的竞争格局,未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差距将被拉开,行业内齐涨齐跌的现象将会改变。
投资风险在增大?
主持人:在2005年,工程机械类上市公司将会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投资者应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
郑贤玲:统计数据表明,工程机械需求与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高度相关,但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当固定资产进入上升通道时,工程机械增长幅度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下降时,工程机械需求下降幅度将超过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幅度。一般来讲,国家宏观调控的时间不会少于两年,我们认为2005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不会放松,工程机械需求难以乐观。由于2004年第一季度基数较高,预计2005年第一季度全行业将出现负增长,上半年也难有大的起色。不过此次宏观调控对行业的挫伤在2004年6-8月份是最为严重的,10月开始停止了下跌的趋势,开始逐步恢复理性增长,所以,预计2005年月度环比下降的趋势将得到遏制,下半年单月同比将有望恢复理性增长,预计全年全行业基本上与2004年保持持平或小幅增长。
预计上市公司销售收入基本上与行业的走势保持一致,由于规模经济效应被削弱,上市公司总体上利润可能出现下降。但各子行业具体表现也有差别,叉车行业受宏观调控的影响相对较小,预计2005年安徽合力仍有10%左右的增长,公司股价随行业整体下降得到充分调整,可以增持;混凝土机械企业较铲土机械企业受影响轻,主要企业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针对宏观调控及时调整公司战略。预计三一重工2005年仍然能够维持10%左右的增长;中联重科产业链相对较长,2005年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预计能够维持20%以上的增长。但公司项目积压部分资金,再融资计划可能难以按预期实施,应收账款回收难度增加,建议积极关注。其他工程机械企业仍将处于困难时期,目前市盈率已经较低。但从上一次宏观调控的影响来看,桂柳工A、厦工股份等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了持续5年左右的下降,因此,建议投资者谨慎观望。
主持人:有分析文章认为,工程机械行业虽经历了从2000年到2004年第一季度的高速成长,但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因为销售收入的增长而变得强壮起来,所以遇到宏观调控的寒流就显出不堪一击。请您分析,为什么会这样?
郑贤玲:企业的强大是相对的,中国工程机械发展50年本来就是走引进消化的路线,行业真正取得较好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实际上国际上工程机械行业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全球内竞争格局也已经基本形成,13家跨国公司占居全球80%左右的市场份额。所以相对国外工程机械发展10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发展还很不成熟,企业也不强大。
国内工程机械企业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快速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工程机械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企业本身的治理结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经营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行业景气时,绝大多数企业随着规模增长表现出来的是盈利能力提高,并在规模效应的甜头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引诱下加大投资力度。我们看到近几年国内主要工程机械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如厦工股份、山推股份、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东临工、常林股份、安徽合力、桂柳工A等几乎都在大建工业园或通过收购兼并来扩大产能,行业内整合也是从2002年左右开始大规模进行,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入,这一过程中,国外企业常常是技术入股,国内的企业大都是出的真金白银。应该说不管是投资工业园、收购兼并还是与外商合作,都要有一个过程来整合和消化,而此次的宏观调控刚好是在行业达到景气高点时国家采取的比较强硬的行政手段来收缩投资和信贷。面对这样忽热忽冷的政策环境,企业家们确实有一点高温季节遇寒流的感觉,难免不患重感冒,企业本来可能的积极因素反而变成了发展过程中的包袱。
应该说行业内这种行政干预造成的非自然波动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创伤,至于是不是不堪一击,我也不敢苟同。其实这次宏观调控也可能清除一些行业内的劣势企业,使竞争更加有序,同时给行业内重点企业内部调整带来机会。由于工程机械重点企业近年成为各地方政府的税收大户和地方政府支持的重点对象,大部分企业在获取土地资源时支付的成本并不高,企业所承受的压力并非土地实际价值;另外,近年国内企业在中外合资合作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国际经验,在国内市场需求下降是,他们将目光放在全球市场,如安徽合力、山推股份、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目前的出口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我国工程机械部分产品已经具有较强的性价比优势,此次宏观调控将企业“逼”出国门也有利于国内企业的成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