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宣布调整商业银行住房信贷政策,无疑是向全社会发出了抑制高房价的信号,而央行的房贷新政策仅仅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种种迹象显示,抑制房价涨幅过快,政府要通过调整和改善住房供应结构,调整土地供应结构,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抑制地方政府片面强调利用土地资源经营城市四个方面,打出"组合拳"。
就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现状及成因来说,打出这四套"组合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作为中央政府,该做的、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但是这些努力能否按预定设想奏效,还有着很大变数。因此,密切注视发展动态,适时调整监控策略,将"组合拳"的效果向设定预期加以引导,仍然是政府不可掉以轻心之处。就可以预见的综合影响,笔者以为这四套"组合拳"未来将会遇到以下挑战:
挑战一,滞后效应强,政策见效慢。调整和改善住房供应结构,调整土地供应结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已被批准的项目不可能更改,该建还是要建,而现有楼盘尤其是高档楼盘,在调整政策的烘托之下,更会成为稀缺商品,价格极有可能不降反升;银行顾忌引爆此前的已有泡沫,怕形成坏账"多米诺",怀有投鼠忌器的必然心理,房贷加息等措施,在极其谨慎中力度不敢太大,因此对真正有实力的炒房一族影响有限,投机动力短时间内难以消退。
挑战二,政府压房价,目标不好定。挤干房地产市场泡沫,把虚高的房价通过调控政策压下来,政府义不容辞。但是,此项工作因为参照点、参照物的相对模糊,因此无论是从绝对数,还是从相对数来说,考核目标均不易确定。所以这样的“政绩考核”,极有可能最终被边缘化。
挑战三,“经营”动力大,民生份量轻。可以预期的是,只要地方政府“有利可图”,经营城市的热情就不会降温。更何况,就算是政府从姿态上可以拿出一部分土地用于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但如果只考虑将此放在远郊等区位,事实上“民生住房”依然被大大打了折扣。因此,对经营城市与民生住房的权重问题,还缺少多元目标的规范。
挑战四,分配被忽视,实惠被抵消。在今后较长时间内,经济适用房都会成为稀缺商品。从现在已经出现的经济适用房放号期间,有人以“代排队”、“内部号”为手段高额牟利等现象来看,今后的炒房者,有可能从直接炒房,向炒认购资格的方向转移。而如果政府的注意力过多放在建设环节,忽略分配环节,则有可能被这些另类炒作者钻了空子,政府的努力,依然会让百姓得不到实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