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9时,在一片激烈的争议声中,圆明园防渗工程听证会在国家环保总局如期举行。
听证会上,专家、市民代表以及圆明园管理方的观点激烈交锋,会议被迫延时1个小时。虽然湖底防渗膜是否拆除并无定论,但环保总局表示,在圆明园方递交了环评报告后,总局将依法迅速处理。
听证会代表涉及各阶层
据介绍,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国家环保总局首次举行公众听证会,也是国家环保总局继今年初因为没有环评报告叫停30个违法电站以来,又一次对大型建设项目进行查处。
环保总局根据申请人的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年龄层次等,邀请了22个相关单位、15名专家、32名各界代表参加听证会。他们中最大的80岁,最小的11岁。其中既有吴良镛等知名专家学者,也有普通市民与下岗职工;既有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有各民间社团的代表;既有圆明园附近的居民,也有千里之外赶来的热心群众。
管理方未回应商业质疑
会议于4月13日上午9时开始,无论是防渗工程的支持方还是反对方,都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阐述观点,而铺设防渗膜是否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是双方交锋的焦点。
尽管圆明园管理处及少数专家坚持认为,防渗工程是一项保护生态的节水工程,但主张拆除湖底防渗膜的观点则更多。而来自环保组织———地球村的廖晓义则更加尖锐地说:“为什么搞防渗,是因为要搞商业开发,是因为要搞游船,这是问题的本质,获利的毕竟是少数人。”但圆明园管理方未正面回应此质疑。
由于很多发言都超时了,虽然主持人不断提醒,但听证会还是延时了1个多小时,至下午1时10分才结束。北京市的规划、园林、文物、水务等部门在会上没有发言。
防渗膜是否拆除仍未定
虽然听证会上对湖底防渗膜是否拆除并无定论,但圆明园管理处已作出承诺,将尽快补交环评报告。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等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的环评报告书报上来后,环保总局一定抓紧时间进行审查,依照法律迅速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并向社会公布。
环保总局局长悄悄听会
4月13日上午9时45分,专家们正陈述意见的时候,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悄悄来到了会场,在角落里不动声色地听起会来。听会的解振华非常专注,时而浏览手上的资料,时而侧耳听专家的发言,有时还探起身观看显示屏幕的图片资料。
大约听了半小时后,解振华起身离开会场。对于此次听证会,他表示今后遇到环境敏感的工程,也应举行这样的听证会,以避免决策失误。
新闻背景:铺膜防渗的前前后后
圆明园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004年9月开工。其中,湖底防渗工程要把2200多亩的湖底铺上用塑料制成的白色防渗膜,预计工程2004年4月中旬完工。工程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
3月22日,世界水日。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张正春在圆明园游览时,目睹湖底铺设防渗膜的做法,遂向新闻媒体反映。湖底防渗工程引起社会关注。
3月31日,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圆明园湖底铺膜工程。理由是这项工程没有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擅自开工建设。
4月1日,防渗工程下午5时停工。同时,来自生态领域的专家下午召开非正式研讨会,邀请北京市有关部门、圆明园管理处等参加。
4月6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通报,将在本月13号举行听证会,就湖底防渗工程的环境影响问题,听取专家、社会团体、公众和有关部门的意见。
各方激辩
反方:防渗损害湿地生态系统
北大崔海亭教授:为了增加水深,挖去1米左右的淤泥层,把翻上来的沙土盖在塑料膜上,改变了湖泊的底质,有些生物不能适应;底衬、侧堵阻断了地表水与地下水、壤中水的正常联系,这对水生物和近岸植物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兰大张正春教授:防渗工程的可能危害一是生态演替中断,所有生态系统从零开始。再就是圆明园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被破坏。另外,活水变成死水,真水变成假水,圆明园的景观荡然无存。
王红旗教授:防渗膜能产生有机污染物,在一定时间以后,很难再通过人力把它拉出来。
叶廷芳教授:圆明园的管理长期处于误区中不能自拔,不要小看圆明园的管理工作,它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多职能部门的配合,因此圆明园的现行管理机构需要重新调整。
民间环保人士薛野:圆明园的防渗工程争议很多,但问题的实质在哪里?我认为最大的冲突是要不要做商业开发,这个问题圆明园管理处回避了,圆明园的财务也没有来公开证明。
正方:园里无水就不破坏生态
圆明园管理处:现在缺水成为了妨碍圆明园系统的主要矛盾,供水的严重不足和圆明园水自身的渗漏,使园内生态环境逐年恶化,大量的动植物消失灭亡,动植物品种逐年减少。
清华沈志良教授:渗透水位下降了,在这种情况下圆明园的水需要保留下来,进行防渗工程是必要的。防渗工程虽然阻断了地下水与地表水,但是现在把湖作为一个蓄水池,湖里的水不断进行周边绿地、树林的灌溉,这个水还可以渗透到地下。
清华博在衡教授:任其渗漏而使园中无水,生态就不受破坏?对湖底进行防渗处理,虽影响湖底下部泥土中栖息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但湖底表面回填土中仍然有动植物生存。湖水蒸发后可以净化空气,缓解热岛效应改善圆明园周围的小气候。这样能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整体保护历史园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