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已正式宣布泰纳线分阶段施工,第一阶段从泰舍特至斯科沃罗金诺。这样一来,泰纳线原油必然首先流向中国。”指着地图上距中俄边境仅69公里的斯科沃罗金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李福川博士的兴奋溢于言表。
作为研究俄罗斯经济的专家,李福川经历了自1994年安大线立项以来中俄石油进程的所有起伏波折,直到今天,“一颗心才算落回肚里”。
管线建设:第一阶段指向中国
4月26日俄能源部长维克多·赫里斯坚科(Viktor Khristenko)发布政府令,即《关于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的管道体系建设步骤的命令》。
据李福川介绍,该命令的主要内容是整个工程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从伊尔库茨克(Irkutsk)地区的泰舍特(Taishet)至阿穆尔州(Amursk)的斯科沃罗金诺(Skovorodino),总投资65亿元,设计输油能力8000万吨,年输油量3000万吨,油源来自西西伯利亚油田,预计2008年底竣工。
在斯科沃罗金诺,石油将通过火车转运至2000公里外的太平洋口岸。第二阶段,即由斯科沃罗金纳至纳霍得卡的输油管道建设将待油源得到确保后再开始。整个工程由俄国家石油运输公司负责全线的建设与运营。
一份来自俄外交部下属的国际能源政策和能源外交研究所的报告显示,俄东西伯利亚和萨哈共和国(雅库特)各油田前景储量约30亿吨,目前的探明储量为5.6亿吨,“这样的原油探明储量不足以支持做出修建年总输油量8000万吨石油管道的决策。”而开发新油田,不但投资巨大,而且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由于(东西伯利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路交通、发电设备、石油管道等都不配套,因此俄方专家曾估计,即便现在开始进行大规模建设,当地实现年产8000原油也需要7-15年时间。”李福川表示。
比油源无法保证更令俄政府头疼的是投资无法保障
有俄方传来资料显示,依照俄罗斯国家石油运输公司实力,现阶段就修建通往纳霍得卡的输油管道是很难的,而俄罗斯政府在1月17日即发表声明,俄政府不会为泰纳线提供贷款,希望从国内或国外获得便宜的商业贷款建设这条石油管线。可是日本承诺的115亿美元贷款,却因日本企业对泰纳线未来盈利能力持怀疑态度迟迟不能到位。
“按照现在的建设进度安排,俄罗斯石油运输管道公司不但可以尽快开工建设,还将节省大约50亿美元的管道建设成本。这是因为再修第二阶段管道时,(每年)3000万吨原油已经流到了中国,从斯科沃罗金诺到纳霍得卡的管道输油能力达到(每年)5000万吨就可以了;而且向中国输送3000万吨原油是履行政府间协议,俄罗斯国家石油运输公司还可以向政府提出税收减免。”李福川认为。
俄罗斯国家石油运输公司总裁魏因施托克4月11日在伦敦表示,管道首期建设只需要60亿美元,现在已经找到了80亿美元的资金,日本提供的贷款现在对该公司而言无足轻重。
至于中方是否向俄方提供了建设资金,一直负责与俄方进行谈判的中石油高层表示目前这一问题太过敏感,不便透露,但该人士称:“日本使用了金元外交策略,我们也有应对之法。”
第二阶段管线建设的变数
既然第一阶段的终点是斯科沃罗金诺,那么是否会修建通向中国的支线,赫里斯坚科的命令中没有提到,但日方已做出强烈的反应。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如果俄罗斯政府计划首先建造一条至中国的石油管道支线,日本政府将收回为价值115亿美元的石油管道项目提供融资的提议。
在日本经济产业省负责能源政策的中川先生说得更为直白,“如果管道只修一半,那就会出现很大的风险,即石油将永远到不了日本,我们不能把纳税人的钱投向这样一个冒险的项目。”
李福川认为,“中国较日本距斯科沃罗金诺近多了,这是地缘优势,日本没办法。”
而日本最担心的是,俄方可能不会再进行第二阶段建设了。
因为在贝加尔湖西岸的安加尔斯科(原安大线起点)有两条铁路通向中国,即安加尔斯科到内蒙古的二连浩特和安加尔斯科到内蒙古的满洲里,两条线总运油能力可望达到2000万吨。
由于安加尔斯科与泰舍特之间现有石油管道相连,因此待泰纳线第一阶段竣工后,中方即可以通过管道和铁路两种方式获得共计5000万吨原油。
上海源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涛认为,“以目前的产量,在满足了中国5000万吨原油需求后,俄方没有充足的石油产能保障向纳霍得卡再输送5000万吨原油。”
而输油量不足,就可能导致运营方俄罗斯国家石油运输公司亏损。
“管道运输行业是一个微利行业。但在油源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俄罗斯国家石油运输公司应该不会轻易进行第二阶段的建设。”国内知名石油专家张抗教授分析认为。
对此,李福川认为,第二阶段修建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但其实际的建设速度会受若干不确定因素影响,这主要指未来国际油价走势和国际石油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化。
“如果中东产能,特别是伊拉克产能迅速恢复,那么世界市场的原油供给量将大大增加;反之俄罗斯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地位就可能进一步提高,并带动俄罗斯国内外资金大量投资东西伯利亚新油田的勘探开发,这样一来第二阶段管道建设就会有充足的油源保障。”
据了解,日本就曾几次向俄方许愿,愿意大规模投资于东西伯利亚油田的勘探开发,甚至表示愿先提供82亿日元(约8000万美元)无偿援助,用于先期的远东输油管道建设可行性研究。
今年4月11日至15日日本经济企划厅下属的日本促进与俄罗斯及东欧国家贸易协会代表团访问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和萨哈林州时,又许愿要扩大对俄能源合作领域和当地经济发展的投资。
但是东西伯利亚目前的开发程度还很低,实现规模产出的投资需求会很大,起码以百亿美元计,这使得世界各国石油公司颇为头疼,至今西方各大石油公司均表示近期没有投资东西伯利亚石油勘探的计划。
“正是因为这样,目前正在讨论的《俄罗斯矿产资源法》可能将东西伯利亚的油气田作为俄战略储备不再进行大规模开采,那么第二阶段再建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李福川将从俄方得到相关资料逐字逐句翻译给记者后认为。
新的机遇与风险
“俄政府的这一决定,使我国对俄石油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风险,对此应谨慎对待。”对于赫里斯坚科这道政府令,一份来自中国社科院的报告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这份报告认为,俄决定先进行第一阶段的建设首先就是肯定了中俄原先约定建设安大线的合理性,其次这是俄政府将履行中俄关于安大线政府协议的表现。
由此俄方可能会因泰纳线项目需巨额资金,以建设通向中国的支线来要求中方对整个管道项目和开发程度很低的东西伯利亚及远东(指雅库特)地区油田进行大规模投资。这是我们进入俄上游勘探开采领域的好时机,但也有一定的风险。
主要风险表现在:无法获得管道产权和经营权,只能换购油权益。根据俄联邦《自然垄断法》,干线石油管道只能由国有的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投资和经营。中方投资者不可能获得管道产权和经营权,也许只能得到有保障的购买定额管道原油的权益,投资更像融资或借贷。当从其他地区进口的原油成本低于泰-纳管道原油成本时,这一“权益”又会对投资人不利。
而张抗认为,其实俄国人并不希望中国或是日本仅将远东视为一个资源输出地,它更愿意以资源带动投资,发展当地经济,这是它的根本目标。在日方提出配套投资贷款后,其实中石油也对俄方进行了一些承诺,比如参与管道沿线开发等。
“我觉得这是件好事,符合中国石油的外向型战略。但目前只能说在向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近日胡锦涛主席和小泉都将赴莫斯科出席“二战胜利60周年”的庆典,其间肯定会与俄政府高层就能源合作展开会谈,一切要待到中俄支线方案公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签订后才见分晓。总的趋势上讲,中俄能源合作将有一个好的未来,因为中国有保障石油供给安全的战略考虑,俄方也有保障石油输出安全的要求,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