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全球石油价格突飞猛进的形势下,国家正考虑加大对替代能源计划工程的投入,天然气的比重将逐步上升,国家发改委也屡次表态,计划到2005年将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目前的约2%提高到5%。在现有60多个已通天然气城市的基础上,计划在2005年通气城市发展到140个城市,2010年增加到270个城市,全国70%的城市将通上天然气。天然气行业在2005年无疑会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
实际上,这种情况在2004年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国内的一些石油巨头在燃气领域已经开始在跑马圈地。
据了解,中海油计划将旗下福建省的液化天然气站的储量增加1倍至500万吨。中海油也希望能在短期内与上海市政府签约,兴建一个液化天然气贮存站。除了这些地方之外,中海油还准备将广东气站的贮存量,由每年370万吨增加至700万吨。除了中海油之外,中石油主导的投入巨资的“西气东输”项目,目标市场也是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
其它的能源企业也不甘落后。2004年10月份,中石化与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天然气领域展开全面合作与技术交流,同时中石化将认购中国燃气2.1亿股新股,成为中国燃气第二大股东,以此分享城市燃气的增长收益。与中石化花巨资入股中国燃气一样,2004年10月13日,香港华润创业旗下的华润石化成功夺得成都城市燃气36%的股权。华润创业执行董事邝文谦对此表示,收购成都城市燃气项目的内部回报率约为10%至15%。未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燃气与自来水、电一样,是人们的基本需求,是能提供长期、稳定回报的市常。
另外,随着国内天然气市场的逐渐放开,外资和民营资本也逐渐进入。2004年11月,香港中华煤气通过公开竞标正式与北京燃气集团、广州恒荣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了京港亦庄天然气投标联合体,并于2005年正式投产。而国内的民营企业,如新希望、新疆的广汇集团已经开始涉足这一行业。
但即使这样,国内的天然气依然不能满足部分城市的需求。最新的消息显示,由于其他城市的天然气需求迅猛增长,目前西气东输已经无法保证对上海的供应。上海的业内人士表示,预计上海2005年的天然气使用量将达到20亿立方米,但目前落实的气源仅16亿立方米。目前,北京、山东等省市已加入到争夺西气的行列中来,如北京计划到2008年奥运会时,城市的天然气使用量为100亿立方米。
在价格方面,根据摩根大通证券(亚太)公司通过对中国城市燃气市场分析认为,中国的生活用燃气价格是全球价格最低者之一,约为0.22美元/立方米,比全球平均价格低约20%,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由于我国目前允许向用户收取一定的初装费(开通费),这样,城市燃气运营商很快就可以回收固定资产投资。天然气城市管道建成之后,可以平稳运行20年左右,而且用量可以稳步增长。
中国也正展开积极的能源外交,国内的企业开始积极走出去,寻找新的能源渠道。中海油目前已经完成对澳洲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项目权益的收购,并得到中国液化天然气合资公司25%的股权。合资组建后,中海油将在2006年开始,向位于广东的中国第一个液化气接收终端供应液化天然气。此前,还有消息称,国内将收购李嘉诚旗下的郝斯基能源。与俄罗斯、巴西等能源国家已经展开良好的合作。预计,在2005年,国内企业在国外收购的行为还将大规模出现。
目前看来,强劲的需求,巨大的价格增长空间以及丰富的储量都构成了2005年天然气行业的亮点,无疑,天然气行业将是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之一。
当然,对于业界来说,风险的考虑使必须的。天然气投资的风险来自于管道的建设。由于天然气管道投资数额巨大,一旦建成,则完全依赖下游市常这样就要求企业在建设管道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天然气市场的营销。另外,由于目前天然气更多的涉及到了民生问题,我国天然气各种价格均由政府确定,执行的是国家指导价下的双轨制价格,还没有形成市场导向下合理的天然气价格机制。这些都是投资者不得不注意的风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