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地铁盾构“先行号”,犹如初生的婴儿呱呱坠地,在2004年底,投入到上海地铁工程的建设中。截至日前,“先行号”盾构已经推进了855环(1000多米)。她从步履蹒跚到稳健推进,犹如中国地下施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缩影。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隧道股份,投入巨资打造中国国产盾构研发和生产基地的举措预示着:“洋盾构”在国内地下施工界一统天下的局面将被打破!
“先行号”盾构在沪诞生
长期以来,国内的地铁掘进工程,都是洋盾构在“撑市面”。在上海、北京、广州、南京、天津等地的轨道交通隧道建设中,德国海瑞克和日本多家公司的地铁盾构在中国盾构掘进机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
上世纪60年代,江南重工、隧道公司联合设计制造中国第一台网格式盾构掘进机,用于打浦路隧道建设;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又自行开发了我国第一台土压平衡掘进机。之后,虽然又有多台自行设计研制的盾构用于城市公共事业、能源、交通等隧道的建设,但始终没有形成我国自己的盾构产业。据预测,今后10年我国地铁盾构的市场可达10亿美元,若有60%采用国产盾构,至少可节省外汇6亿美元。
在此背景下,通过自主研发发展盾构产业已刻不容缓。
2002年,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较强的竞争力,获得了国家863计划关于开发国产化盾构掘进机的一系列项目。经过1年零3个月的不懈努力和技术攻关,经历了引进与合作、消化与吸收、独立研发等几个阶段,终于研制出中国首台具有多项专利权的地铁盾构掘进机。据悉,“先行号”盾构市场价仅为进口盾构的2/3。
据“先行号”地铁盾构的设计者之一上海隧道机械厂厂长张闵庆介绍,虽然海外产品有着较为优越的性能,可是其价格、技术含量、交货期等都捏在供货商手里,关键资料更是留一手,核心技术则严格对我们封锁。隧道股份公司为了研制这台新盾构,成立了30多人的研发队伍,分工负责电气、机械、液压传动、程序控制等关键部位的设计。为了早日将新盾构研制成功,小组成员没日没夜奋战在设计现场,除了利用电脑制图,手工绘制的图纸就达1万多张,叠起来有3至4人高。
关键部位——自动控制系统应用软件完全由隧道股份攻关小组自行编制,其具备许多创新点:具有完整的远程功能,能对盾构运行进行远程监视和远程控制、对盾构设备故障进行远程诊断、对盾构自动控制应用软件进行远程修改。其完整的远程功能是国内目前进口的德国海瑞克、法国FCB和日本三菱重工的地铁盾构都不具备的。
据介绍,新的地铁盾构与以前国产盾构最大的区别在于国产化概念不同,以前的地铁盾构强调国产比例,要求各类配件最好百分之百国内生产,但新的“先行号”盾构与它们不同,它遵循的理念在于“上海设计,上海总装,国际采购,国内配套”,它可以采用国外采购的配件,但不影响其设计理念是完完全全的“中国造”。
目前新的“先行号”盾构已引起了国内各大城市的关注,连新加坡地铁工程也有意将橄榄枝伸向它。就像隧道股份总经理周文波构想的那样:“搞地下工程的企业,全世界只有我们一家带有机械加工厂去制造盾构——这是我们的优势。所以我们应对竞争首先是做专主业——地下工程,从盾构机的国产化、系列化、智能化开发抢占先机,从而拓展到整个施工领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