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纳线优先权突转中国 能源合作日本遇冷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5-06-07 09:00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张明扬

没有人预料到,仅仅半年后,中国从俄罗斯“汲取”大量石油的进程再次柳暗花明。

没有人预料到,仅仅半年后,中国从俄罗斯“汲取”大量石油的进程再次柳暗花明。

在今年第一缕阳光来临前,中俄石油管线安大线的大门被俄罗斯关了起来,而那时,日本却正在为“日元外交”的胜利——泰纳线而庆功。


6月2日,日本孤独地徘徊于中俄印三国外交部长能源会议之外。而此前,包括俄罗斯驻华大使在内的多位俄罗斯政要,已经明白无误的向中日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泰纳线的首要服务对象是中国,“日本支线”的存在与否还要视日本表现而定。

数月前,中国还在为泰纳线中“中国支线”的可能性而感“兴奋”。现在,中日“主客”已然易位,中国的主线地位甚至已经获得俄方承诺,而日本在失去了“主线在手”的优势之后,竟要为“日本支线”的生存权而争。

6月2日,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与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为加强能源战略合作“干杯”。

专家认为,俄罗斯是石油外交的“能手”,不能排除俄向日本“坐地砍价”的可能性,而泰纳线通往中国一家也并不符合俄的经济利益。即使在“中国主线”可以保证的情况之下,中国同日本将仍然可能在分配泰纳线石油运量上出现“暗流”。

“日元外交”失效

在为期数年的俄罗斯远东石油管道之争中,俄罗斯在今年1月1日正式宣布选择偏向日本利益的“泰纳线”,从而正式宣告了中俄石油管线安大线的“死刑”。尽管其中的决策原因错综复杂,但日本雄厚的财力,以及对该管线修建的资金承诺无疑是日方最重要的筹码。

但俄罗斯的“资金本位”在今年4月中旬却突然变卦。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Transneft)总裁瓦什托克当时突然表示,日本提供的贷款对Transneft来说无足轻重,公司将依靠自有资本,以及向美国和亚洲国家发行债券的方式解决115亿美元的建设资金。

事实上,瓦什托克对日本贷款的回绝并非一时心血来潮,他当天底气十足地表示,Transneft也不需要“伸手”增加政府负担,公司已获得了80亿美元的债券认购承诺。

而为了确保自己在同中国的竞争中取得的优先权,日本此前已表示愿向管线提供70亿美元的“软贷款”(低利息、长还款期),并承诺将继续在俄远东地区投资。但Transneft的立场却是对日本的当头一棒,日本曾经无往不利的“日元外交”似乎失灵了。

而在Transneft发表声明的同时,泰纳线“优先权”之争也渐露向中国倾斜的迹象。

日本自然不甘心眼看“煮熟的鸭子”飞走,但日本从心底里不相信“日元外交”的过时,将俄方的说法更看成是一种故作姿态。

在4月底召开的日俄部长级会议上,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也使出了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当年的“招数”:一手大棒,一手橄榄枝。

中川昭一强烈要求俄罗斯首先修建通往太平洋海岸的油管。他强硬地表示,如果俄罗斯在修建泰纳线时不“充分考虑”到日本利益,选择先修建中国支线,日本就绝不会对这个项目提供经济援助。

但与此同时,中川昭一又对参会的俄罗斯工业与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示好”,称日本已经做好了向泰纳线提供融资支持的一切准备,一旦俄方提供令其满意的条件,日本的资金随时可以到位。同时,日本也对俄罗斯加入WTO表示全力支持,在谈判中对俄做出了一定的让步。

但在俄罗斯的“太极拳”面前,日本的软硬兼施却仿佛打到了棉花上。俄方同意,将就有关油管项目,通过专家会议及其他重点工作继续进行会谈,并未对日方所请作出任何正面回应。

从中国支线到日本支线

在5月20日,当在任已13年的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准备卸任回国之际,少了几分离情别绪,却多了一副“知无不言”的姿态。

罗高寿当天表示,在俄罗斯考虑泰纳线问题时,如何保证将石油送到中国手中是首先需要关注的。中国是俄罗斯的近邻,从商业角度考虑,俄不会舍近求远,将泰纳线首先通到中国是非常合理的。

而更让一直以为“主线在手”的日本“恐慌”的是,根据俄罗斯能源部5月下旬出台的一份最新报告,目前俄正在进行一项为期3年的地理检测,如果发现远东石油储备不足,就将把中国作为管道最后一站,放弃延伸到太平洋沿岸的计划。

所幸,据罗高寿的“版本”,“日本支线”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罗高寿称,他估计俄罗斯的远东石油储备非常充足,在满足了中国的需要以后,日本、韩国等太平洋沿岸国家也许可以“利益均沾”,“也许在第二轮,泰纳线还会往东延伸”。

事实上,自从今年年初俄正式宣布选择泰纳线方案后,为了平衡中国的需求,俄罗斯就不断在泰纳线的框架内给中国“提供方便”。先是俄罗斯总统助理伊万诺夫访华时于北京明确表示,俄已基本敲定泰纳线中国支线。而后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Transneft)总裁瓦什托克及工业与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又分别确认,赶在日本主线之前,中国支线将在今年8月动工建设。

罗高寿的表示是首次将中国支线提升到了主线的高度,而日本已经落到了需要解决“温饱”问题的境地。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丁佩华向记者指出,俄罗斯可能还是在使“外交把戏”,力图从日本手中得到更多好处,不过,“中国优先”应可基本确定,俄罗斯正在用实际行动来扭转此前决策中忽略中国利益的失误。

丁佩华表示,俄罗斯目前的国际筹资能力已经大大上升,日本的传统“日元外交”已经很难令俄动心。逼迫日本在北方四岛问题上让步,同时加大经济援助的筹码,恐怕才是俄罗斯的意图。与此同时,他称,泰纳线通往中国一家并不符合俄的经济利益,即使俄罗斯在东西伯利亚的石油储量不足,也可以通过在西西伯利亚调油和继续加大勘探力度来解决油源问题,在满足日、韩需要的同时,使利益最大化。

而据俄塔斯社的报道,目前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油田产量并不足以满足泰纳线每年8000万吨的运输能力。俄政府也正在研究同东亚各国建立合资企业的可行性,以求在东西伯利亚地区勘探到更多油田。

日本缺席中俄印能源三角

6月2日,俄罗斯远东港口边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当天,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印度外长辛格齐聚于此间,就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领域加强战略合作等进行了磋商。

关于此次会议的焦点——能源,俄罗斯驻华商务代表齐普拉科夫曾经表示,俄方对扩大与亚太地区国家,包括中国与印度能源合作的规模“很感兴趣”。对于俄罗斯是否会在中印这两大能源需求大国之间进行协调,齐普拉科夫表示,“如果有需要,俄罗斯愿意协调。但需要强调的是,各国有自己的利益,三国都是平等的,这是惟一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印携起手之际,对开发俄罗斯远东能源极为“热心”的日本,却无缘这次重要会议。日本媒体指出,三国的接触将为西伯利亚的资源优先提供给中国带来有利影响,这将给日本能源战略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

尽管三方外长在会晤后明确表示,这种合作不针对任何第三方,是一种建设性的、开放的对话关系,它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但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这是三国外长的首次单独会面,俄外长拉夫罗夫是在结束对日本的访问后直接从东京飞赴符拉迪沃斯托克,但日本并未被邀请与会,加上近年来传得沸沸扬扬的“大三角联盟”等话题,因此三国外长的这次会议被一些媒体解读为三国在故意冷落日本。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俄罗斯中亚研究室主任陆钢博士表示,在中俄能源合作的议题上,中国政府此前一直奉行了“以民间商务交流为主”的方针,但在年初争夺远东石油管道之争中暂时失利后,中国政府认识到,没有政府高层的“润滑”和从中斡旋,单靠民间力量参与战略资源的合作和开发是存在风险的。因此,此后,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高层互动,特别是此次中俄印能源峰会的召开,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在管线之争中的优势。

陆钢认为,三方关系要比两方关系更加稳定,印度参与中俄的能源合作,将能够得以复制当年欧洲“煤钢联合体’的成功,打造一个能源大三角,同时减少中俄单方合作中出现的摩擦。

他表示,日本本来有机会参与这样的三角互动关系,但因为日本的视野过于“狭窄”,在远东石油管道之争中给中方留下了不良的印象。与此同时,在同俄方的合作中,日本也一味强调资金的力量,企图以此换得俄罗斯在北方四岛上的让步,这也让民族自尊心强烈的俄方心生不满。

陆钢指出,日本今日的尴尬境地是“自食其果”,如果不尽快反省,不仅泰纳线“支线”难保,日本在该地区的能源合作版图上的角色还将进一步边缘化。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